-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兴 国 寺 楼 上 作 宋 /王 安 石 松 篁 不 动 翠 相 重 ,日 射 流 尘 四 散 红 。地 上 行 人 愁 暍 死 ,那 知 高 处 有 清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上(dì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面上,表示事物存在于地面上或发生在地面上。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流尘(liú chén)的意思:指人或物在高速行进时,所产生的尘土或灰尘随风飘散。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日射(rì shè)的意思:太阳的光线直射地面,比喻事物明显、直接地暴露出来。
上行(shàng xíng)的意思:向上前进,指事物发展、进步或个人地位提升。
射流(shè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气流等向前射出。
四散(sì sàn)的意思:分散、分开
松篁(sōng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地慈善。
相重(xiāng zhò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在重要性、地位、价值等方面相等或相似。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 翻译
- 松树和竹林静止不动,翠绿的枝叶层层叠叠。
阳光照射下,尘土纷飞,一片红色的光影四散开来。
- 注释
- 松篁:松树和竹子。
不动:静止。
翠相重:翠绿的枝叶层层叠叠。
日射:阳光照射。
流尘:飘动的尘土。
四散红:四处散开,形成红色的光影。
行人:路上行走的人。
愁暍死:因炎热而感到极度不适。
高处:高高的地方。
清风:清凉的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景象,诗人站在兴国寺的楼上,有感而发。"松篁不动翠相重"表达了松树在炎热中依然坚定挺立,翠绿的色彩未被烈日所影响,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坚韧。"日射流尘四散红"则是对夏日景象的细腻描绘,阳光穿透尘埃,映照出一片红润之色,展现了夏日特有的热烈与明媚。
然而,诗人并未沉醉于这种美景中,而是转而关注到"地上行人愁暍死",人们在地面上奔波劳碌,承受着炎热带来的烦恼和痛苦。这个画面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揭示了人类生活的艰辛。
最后一句"那知高处有清风"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一种逃离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站在楼上,诗人体会到远离喧嚣、高处不仅有凉爽的清风,更有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不仅展示了夏日景象的丰富多彩,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与心灵状态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司马提举画鹰
旧读少陵句,今观司马鹰。
风云千变化,天地一飞腾。
侧目看枝鸟,回身掣臂绳。
何由饮西颢,真逐羽毛升。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