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少即为幸,恩多可弗寅。
《雨后万寿山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万寿山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波动。
首句“迩年雨觉易,春末夏初时”点明了时间背景,雨在近来变得频繁,正值春夏交替之际。这种时节变换,往往伴随着自然界的一系列微妙变化,为后续的描写埋下了伏笔。
“愁少即为幸,恩多可弗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状态的感慨。在这样的季节里,虽然可能会有忧愁,但相对而言,少了忧愁就是一种幸运;同时,也暗示了在特定情境下,更多的恩惠或美好是值得珍惜的。
“望秋遥若彼,问景暂于斯”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诗人眺望远方,似乎看到了秋天的景象,而此时此刻,他却暂时停留在这个季节,享受着眼前的美景。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季节变换的不可逆转性和眼前景象的短暂性。
“山意将林色,佳哉触目滋”最后两句直接描绘了山色之美。山意与林色相融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心生欢喜。这里的“触目滋”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深切感受,仿佛这些美好的景色触动了心灵,带来了愉悦和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雨后万寿山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