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蓬不梳久,发秃欲簪难。
- 注释
- 已挂:已经摘下。
朝冠:朝廷官帽。
烦君:麻烦您。
道冠:道家的帽子。
头蓬:头发蓬乱。
不梳久:长久未梳理。
发秃:头发稀疏。
簪难:难以插簪。
简便:朴素。
乌巾:乌色头巾。
赘:多余。
清羸:清瘦。
鹤氅:宽松的鹤氅。
儿童:村里的孩子们。
怪崖异:奇特。
羽流:修道之人。
- 翻译
- 我已经摘下了朝廷的官帽,麻烦您帮我寄去道家的帽子。
长久以来头发蓬乱未梳理,稀疏的头发难以插上簪子。
朴素的乌巾显得多余,我清瘦的身体穿着宽松的鹤氅。
村里的孩子们觉得我奇特,就把我当作修道之人看待。
- 鉴赏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名为《大渊寄道冠汉镜各答以一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心境和生活状态的诗句。
“已挂朝冠了,烦君寄道冠。” 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辞去了官职,请求朋友将他的道家冠帽寄送过来。这不仅是对物品的请求,更是对一种精神追求的向往。
“头蓬不梳久,发秃欲簪难。”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因为长时间没有打理头发而显得蓬乱,以及由于脱发而难以固定头饰的情形。这里通过对个人仪表的描述,反映出一种生活状态和心情。
“简便乌巾赘,清羸鹤氅宽。” 这里写的是诗人希望得到一件质地粗犷但又宽松的黑色头巾,用来遮盖其头顶。这不仅是对实用性物品的需求,也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
“儿童怪崖异,便作羽流看。”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俗之奇特景象时的惊讶,并将这种情感比喻为轻盈自由如同羽毛般的存在。这是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表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辞官后的自由自在和心灵寄托的情感。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月三日
一百五日禁烟节,二十四番花信风。
风光满眼但相对,孤负清樽明月中。
人生百岁若转毂,昨日年少今成翁。
落花再发粪上英,腐草半化沙中虫。
空烧黄金买大药,白骨难转衰颜红。
古来圣智亦黄土,万里山河忽无主。
青春不醉无奈何,我为若歌若其舞。
君不见敝貂小儿六印悬,口吻呼噏生云烟。
蛇行才起车已裂,死为城南二顷田。
歌钟富贵岂长保,皓首犹虞拂衣早。
十君四姓等弈棋,秽骨须臾已秋草。
却慕区区身后名,独醒刺促辜平生。
途穷豪士空恸哭,笑杀桃花无限情。
对花沽酒且复酌,醉眠不放鸬鹚杓。
春光欲别尞忍醒,梦枕杜鹃红漠漠。
《三月三日》【明·彭孙贻】一百五日禁烟节,二十四番花信风。风光满眼但相对,孤负清樽明月中。人生百岁若转毂,昨日年少今成翁。落花再发粪上英,腐草半化沙中虫。空烧黄金买大药,白骨难转衰颜红。古来圣智亦黄土,万里山河忽无主。青春不醉无奈何,我为若歌若其舞。君不见敝貂小儿六印悬,口吻呼噏生云烟。蛇行才起车已裂,死为城南二顷田。歌钟富贵岂长保,皓首犹虞拂衣早。十君四姓等弈棋,秽骨须臾已秋草。却慕区区身后名,独醒刺促辜平生。途穷豪士空恸哭,笑杀桃花无限情。对花沽酒且复酌,醉眠不放鸬鹚杓。春光欲别尞忍醒,梦枕杜鹃红漠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967c6723d88158107.html
大乘赞十首·其二
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
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
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
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
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
烦恼因心有故,无心烦恼何居?
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梦时梦中造作,觉时觉境都无。
翻思觉时与梦,颠倒二见不殊。
改迷取觉求利,何异贩卖商徒?
动静两亡常寂,自然契合真如。
若言众生异佛,迢迢与佛常疏。
佛与众生不二,自然究竟无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