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水三泷口,衡阳五岭门。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送沈文学之韶州》其二,通过描绘桂水三泷口与衡阳五岭门的险峻地形,以及对“炎天”与“赤帝”的象征性解读,展现了对友人沈文学即将前往韶州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首联“桂水三泷口,衡阳五岭门”,以“桂水”和“衡阳”为背景,点明了送别地点的地理特征,同时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险阻。桂水三泷口,意味着水流湍急,险象环生;衡阳五岭门,则是山高路远,步步艰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友人旅程的担忧。
颔联“秦关惟此险,朔马至今屯”,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险。秦关,这里借指险要之地,与上文的“三泷口”、“五岭门”相呼应,突出了道路的险恶。而“朔马至今屯”,则以“朔马”(北方的马)比喻友人,暗示了在这样的险境中,友人如同北方的马一样,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来应对困难。
颈联“莫道炎天小,应知赤帝尊”,转而从季节与神话的角度出发,对友人的旅程进行了正面的鼓励。炎天,指的是炎热的夏天,这里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挑战。赤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象征着热情、力量与希望。这一联通过对比炎天的小与赤帝的尊贵,表达了对友人虽面临艰难但内心应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期待。
尾联“君看形势好,彩笔定飞骞”,是对友人未来前景的美好祝愿。彩笔,原指色彩斑斓的画笔,这里比喻友人拥有才华与能力。飞骞,意为展翅高飞,象征着友人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这一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他能够在逆境中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勇气,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绘、神话象征的运用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