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稌以洽匪今庆,笾豆惟嘉依古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笾豆(biān dòu)的意思:指小而不值钱的东西或事物。
典重(diǎn zhò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举止庄重端正。
躬亲(gōng qīn)的意思:亲自去做,亲自去参与。
鼓严(gǔ yán)的意思:指严厉批评、斥责。
皇图(huáng tú)的意思:指帝王的图谋和计划。
六宗(liù zōng)的意思:指六种罪恶或不良行为
绵衣(mián yī)的意思:指柔软、舒适的衣物,比喻安逸的生活或优裕的条件。
趋承(qū chéng)的意思:追随,顺从
曙色(shǔ sè)的意思:指天快要亮的时候的微光,比喻希望的曙光或事物即将好转的迹象。
祀典(sì diǎn)的意思: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仪式。
太室(tài shì)的意思:指官员的住宅,也泛指官员家庭。
万叶(wàn yè)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多,无法计数或统计。
温暾(wēn tūn)的意思:形容气氛温暖而融洽。
午门(wǔ mén)的意思:指官僚制度中的高门阀,也泛指权贵集团。
小阳(xiǎo yáng)的意思:指年幼的男孩子。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宗祀(zōng sì)的意思:宗祀指宗庙中祭祀祖宗的仪式,也泛指宗族中祭祀祖先的活动。
小阳春(xiǎo yáng chūn)的意思:指的是短暂的春天或春天的景象,也用来形容短暂的繁荣或景象美好而不持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孟冬时节参与太庙时飨仪式的庄重与虔诚。开篇“午门詄荡鼓严晨”,描绘了仪式开始前午门的肃穆景象,鼓声严整,预示着神圣时刻的到来。接着“太室趋承倍敬寅”,描述了皇帝前往太庙时的恭敬态度,寅时即凌晨三至五点,这个时间选择体现了对仪式的高度重视。
“万叶皇图绵衣绍”一句,寓意着历代帝王的统治如同繁茂的树叶一般延续不断,象征着皇权的传承与绵延。而“六宗祀典重躬亲”则强调了皇帝亲自参与祭祀活动的重要性,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对国家传统的重视。
“黍稌以洽匪今庆,笾豆惟嘉依古陈”两句,分别提到了祭祀中使用的粮食(黍稌)和祭器(笾豆),表达了对传统祭祀礼仪的尊重和庆祝。其中,“洽”字意为和谐,暗示了祭祀活动的圆满与和谐;“依古陈”则强调了遵循古制的传统性。
最后,“曙色温暾仪告备,恰欣节应小阳春”描绘了仪式结束时的温暖曙光,以及与季节相呼应的美好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皇家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