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天 章 宋 /刘 诰 逸 少 兰 亭 六 百 年 ,别 营 楼 阁 奉 金 仙 。琅 函 帝 赐 三 朝 笔 ,貌 座 僧 谈 二 祖 禅 。山 怪 有 时 浑 露 石 ,地 灵 无 处 不 通 泉 。尘 心 未 悟 真 如 理 ,空 爇 晨 炉 一 篆 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尘心(ch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杂念等。
地灵(dì líng)的意思:指土地的灵气,也用来形容土地肥沃、生机勃勃。
二祖(èr zǔ)的意思:指祖先的第二代,也可以指某个领域或行业的第二代人才。
金仙(jīn xiān)的意思:金仙是指修炼成仙的人,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琅函(láng há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信的内容精美、优雅。
楼阁(lóu gé)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也比喻高层次、高档次的文化事业。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山怪(shān guài)的意思:指外表吓人的人或事物,实际上并无威胁或危险。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逸少(yì shǎo)的意思:逸少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一个人非常聪明、才智出众。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篆烟(zhuàn yān)的意思:篆烟是一个汉字词语,用来形容书法或篆刻的烟雾样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烟雾弥漫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墨烟飘逸的书法或篆刻作品。
- 注释
- 逸少:王羲之的字。
兰亭:古代名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著名。
别营:另外建造。
金仙:道教中的神仙。
琅函:精致的书函。
帝赐:皇帝所赐。
三朝笔:历任皇帝赐予的珍贵笔。
貌座:指兰亭的某一特定建筑。
僧谈:僧人讨论。
二祖禅:佛教禅宗的两位祖师。
浑露石:山石裸露。
通泉:有泉水通过。
尘心:世俗之心。
真如理:佛教中表示真理的概念。
空爇:徒然点燃。
篆烟:古代点燃的香篆产生的烟雾。
- 翻译
- 王羲之的兰亭已历经六百年,新的楼阁为供奉金仙而建造。
皇帝曾赐予他三朝使用的宝笔,他在那里与僧人谈论禅宗二祖的教义。
山中的奇石有时会显露无遗,地下的灵泉无处不在。
他的凡心尚未领悟到真理,只在清晨点燃香炉,升起一缕篆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诰的作品,名为《题天章》,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和禅理的思考与领悟。诗中通过对兰亭、楼阁以及金仙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逸少兰亭六百年”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时间跨度悠长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接着,“别营楼阁奉金仙”则展示了诗人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楼阁作为连接凡尘与仙界的桥梁,体现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精神追求。
“琅函帝赐三朝笔”一句中,“琅函帝赐”暗示了皇帝的恩赐,而“三朝笔”则象征着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殊的书法或绘画作品,彰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
“貌座僧谈二祖禅”一句,以“貌座僧”来形容佛教僧侣的威仪与超脱,再通过“二祖禅”的讨论,展现了对佛法深邃哲理的探索。这里的“二祖”可能是指禅宗中的第二代祖师慧可。
接下来的“山怪有时浑露石,地灵无处不通泉”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象征着宇宙万物之间的和谐与生机,这里的“山怪”、“浑露石”、“地灵”以及“通泉”,都传达了一种神秘而又自然的力量。
最后,“尘心未悟真如理,空爇晨炉一篆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真理的追求与反思。这里的“尘心”指的是世间的烦恼和迷惑,而“真如理”则是佛教中的终极真理;“空爇晨炉一篆烟”则象征着清贫与简朴,暗示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和精神上的自我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自然以及佛法哲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禅理与佛教思想的广泛兴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罗隐孟郊集
罗隐寓以骂,孟郊鸣其穷。
始读郁吾气,再味濡我胸。
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
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
弃置二子集,追攀千古风。
中兼六义异,下与万物同。
妙象生丹青,利器资陶镕。
心手适相遇,变化从色空。
感寓复收敛,兀然无我翁。
谢人惠茶器并茶
三事文华出何处,岩上含章插烟雾。
曾被西风吹异香,飘落人寰月中度。
美林见器安所施,六角灵犀用相副。
目下发缄谁致勤,爱竹山翁傍云住。
遽命长须烹且煎,一簇蝇声急须吐。
每思北苑滑与甘,尝厌乡人寄来苦。
试君所惠良可称,往往曾沾石坑雨。
不畏七碗鸣饥肠,但觉清多却炎暑。
几时对话爱竹轩,更引毫瓯斲诗句。
简元舆祠部·其一
文艺相从春欲暮,未去皇州散还聚。
岂期扰扰凶器场,却会高谈玩千古。
冷官辄对华省郎,亦许烹煎待宾主。
文章虽自根本来,裂破大全空缕缕。
如公自蓄胸中奇,长短岂能欺五度。
旷野群陂渴霖雨,欲叫虾蟆已窥户。
春衫未叠麦寒薄,最惬含毫斲诗句。
如公简静意尤远,卒迩清风慰遐慕。
牵率鄙兴游太虚,满我缣箱始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