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寒(pì hán)的意思:
驱除寒气。 唐 黄滔 《书崔少府君》诗:“前峯亦曾宿,知有辟寒方。”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所以擷芳林下,拾翠巖边。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彫载琢,方成瑚璉之珍。”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玉鸭熏炉间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荷花(hé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或文化修养深厚。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呕心(ǒu xīn)的意思:形容非常辛苦地操心、费力思索。
披胆(pī dǎn)的意思:形容勇敢无畏,毫不畏惧。
清水(qīng shuǐ)的意思:清澈无杂质的水,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品。
倾城(qīng chéng)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极美,美得令人心动。
上池(shàng chí)的意思:指能力或技艺高超,超越常人。
水渍(shuǐ zì)的意思:指水分渗透到物体中留下的痕迹或污迹。
枉自(wǎng zì)的意思:枉自指的是自己白白地徒劳无功,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犀株(xī zhū)的意思:指人才稀缺,像犀牛一样稀少。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鱼目(yú mù)的意思:指用鱼的眼睛来比喻人的眼睛,形容人的眼光短浅,看问题不深入。
辗转(zh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经历多次转折、周折;反复思索、忧虑。
直到(zhí dào)的意思:表示一直持续到某个时间点或某个情况发生。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内心的苦闷与病痛。首句“玉恙经秋辗转深”,以“玉恙”象征病痛的沉重,秋天的漫长使得病情更加深重。次句“上池清水渍罗衾”,通过池水映照出病者的孤独和被褥上的污渍,暗示生活的凄凉。
“莫缘知己真披胆,可是吟诗欲呕心”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知己的理解和支持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创作诗歌时的痛苦挣扎,仿佛是内心情感的直接倾诉。
“鱼目那堪通夜醒,犀株枉自辟寒簪”运用比喻,鱼目代表假象,诗人难以入睡,暗示病痛的折磨;犀珠制成的发簪本应驱寒,却无法缓解内心的寒冷,进一步强化了病痛的煎熬。
最后两句“黄花慢想倾城顾,病过荷花直到今”,以黄花自比,表达病后的落寞,感叹自己如同凋零的黄花,没有了往昔的繁华,病痛持续至今,仍未见好转。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秋病痛中的孤寂与无奈,以及对友情的期待和自我价值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赵子礼劝农回有诗和者盈轴然皆颂德诗非劝农也拟和二篇·其二
山田硗薄高低春,田者缘山嗔鸟耘。
惰农不趋林外坰,每以惮此求暂宁。
守出见之告以情,尔辈勿视米价平。
官今不用农为兵,虽屡丰年自当耕。
醉饱酒食尔有名,田畯至喜非肇称。
众曰此亭公所登,愿当甘棠颂公恩。
祁祁之雨明日晴,听我吹豳击鼓鸣。
类试院放榜众论以得士为庆作古诗一章呈详定钱宪元素及同院诸公绍兴甲子十月二十八日也
书生业辞艺,不为觅科举。
胸中负器识,笔下有今古。
君看阿房赋,岂是布衣语。
独其在糊名,贵贱惟所主。
得之类至宝,弃去祗如土。
有司开化炉,镕铸要精处。
时方为鼎镛,小冶不应鼓。
诸公皆名流,学海浩吞吐。
丹灵骨先换,入榜尽龙虎。
访以执文柄,我亦费罗取。
书生家风寒,仆马在何许。
趼足赴重围,裹饭坐长庑。
视公帘幕间,若有霄汉阻。
那知先达心,每事必念祖。
未把短檠弃,尚记灯烛苦。
关防周罅隙,考校到毫缕。
杂置战场文,一字不轻与。
如持古黄钟,端坐分律吕。
在处拔其尤,可但十得五。
奉此贤能书,足以上天府。
蜀士多豪英,父老自能数。
谓或有遗珠,勉使相接武。
我辈酒樽空,边城隔烟雨。
《类试院放榜众论以得士为庆作古诗一章呈详定钱宪元素及同院诸公绍兴甲子十月二十八日也》【宋·郑刚中】书生业辞艺,不为觅科举。胸中负器识,笔下有今古。君看阿房赋,岂是布衣语。独其在糊名,贵贱惟所主。得之类至宝,弃去祗如土。有司开化炉,镕铸要精处。时方为鼎镛,小冶不应鼓。诸公皆名流,学海浩吞吐。丹灵骨先换,入榜尽龙虎。访以执文柄,我亦费罗取。书生家风寒,仆马在何许。趼足赴重围,裹饭坐长庑。视公帘幕间,若有霄汉阻。那知先达心,每事必念祖。未把短檠弃,尚记灯烛苦。关防周罅隙,考校到毫缕。杂置战场文,一字不轻与。如持古黄钟,端坐分律吕。在处拔其尤,可但十得五。奉此贤能书,足以上天府。蜀士多豪英,父老自能数。谓或有遗珠,勉使相接武。我辈酒樽空,边城隔烟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4067c6ff6f2b11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