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福 延 院 宋 /许 操 一 山 屈 曲 如 回 肘 ,前 有 虎 眠 当 水 口 。阴 森 万 木 绿 参 天 。秀 色 峥 嵘 欲 飞 走 。神 仙 渺 邈 不 可 问 ,箫 鼓 尚 能 喧 可 否 。朝 风 暮 雨 无 岁 年 ,应 是 苍 苔 暗 科 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飞走(fēi zǒu)的意思:指快速离开或逃跑。
科斗(kē dò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激烈,力量相当。
渺邈(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遥远、不可捉摸或难以理解。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屈曲(qū qū)的意思:指弯曲、弯折的意思。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水口(shuǐ kǒu)的意思:指水流的出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关键节点或转折点。
岁年(suì nián)的意思:岁月、年岁
无岁(wú suì)的意思:没有年岁的,永葆青春的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秀色(xi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绝伦,色彩鲜艳。
阴森(yīn sēn)的意思:形容气氛或环境阴沉恐怖,使人感到不安或恐惧。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翻译
- 一座山蜿蜒曲折像弯曲的手臂,前面有老虎在水口边休息。
茂密的树林阴森高耸入云,美景鲜明生动仿佛要飞奔而过。
神仙渺茫无法寻觅,还能听到箫鼓声吗?
早晚风雨不断,没有岁月更迭,想必是青苔覆盖了古老的科斗文字。
- 注释
- 一山:形容山势曲折。
屈曲:弯弯曲曲。
如回肘:像弯曲的手臂。
虎眠:老虎休息。
水口:水源出入口。
阴森:阴暗且森严。
万木:众多树木。
绿参天:绿色直入云霄。
峥嵘:峻峭、突出。
欲飞走:仿佛要飞奔。
神仙:传说中的仙人。
渺邈:遥远、渺茫。
不可问:无法寻找。
箫鼓:古代乐器,此处指音乐。
喧耳:吵闹耳朵。
朝风:早晨的风。
暮雨:傍晚的雨。
无岁年:没有年份。
苍苔:青苔。
科斗:古代的一种文字,形状像蝌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山势曲折如同屈臂,前方有一只猛虎静卧于清澈溪水之畔。万木郁郁苍苍,绿意盎然直达云天,树木参差错落有致,显得格外灵秀。诗人通过“神仙渺邈不可问”表达了对这片山林中可能存在的超自然力量或仙境的遐想。而“箫鼓尚能喧耳否”则是在询问是否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箫声和鼓鸣,营造出一股神秘与古朴并存的氛围。
最后两句“朝风暮雨无岁年,应是苍苔暗科斗”描绘了这里不受世间时光影响的宁静与永恒。每当晨风起时便伴随着傍晚的细雨,无论是春去秋来,这里都保持着一份不变的宁静。而“应是苍苔暗科斗”则是在说这里或许藏有古老的苔藓,暗示着岁月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流逝,却又被大自然所吞没。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