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色维紫,厥质维樗。渠今即我,我不是渠。
《佛不在木一章章十句》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佛不在木,念不在珠",开篇即点明了佛法与外在形式的关系,强调精神的内在修为而非外在的象征物。"绵绵不断,无欠无馀",则表达了修行过程中的持续性和完整性,暗示了修行者应保持不间断的修行状态,既不急于求成也不放任自流。
"厥色维紫,厥质维樗",运用比喻手法,将修行者的内在品质比作紫色和樗树,紫色象征着高洁与深邃,樗树则代表朴实与坚韧,强调了修行者内在品质的重要性。"渠今即我,我不是渠",进一步阐述了自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指出真正的自我并非外在形象或他人所定义,而是内在精神的体现。
最后两句"永言数之,渠我如如",总结全诗,强调了对修行过程的持续关注和对自我认识的深入,"如如"二字,出自《金刚经》,意指事物的本质不变,强调了修行者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恒定,不受外界影响,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宗思想的巧妙融合,引导读者思考自我与世界的本质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修行达到内心深处的觉醒与自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陈侗同年知陕府
上书乞江淮,得请临关河。
所得非所愿,亲友或相诃。
丈夫志四方,所遇常逶迤。
况当国西屏,形胜古来多。
昆渠涌北郭,华岳垂东阿。
羌虏昔未平,驿骑如飞梭。
间谍时出没,关梁苦谁何。
尔来一清净,西望多麦禾。
魏绛方和戎,先零正投戈。
秦人释重负,道路闻行歌。
便当卧斋閤,次第除网罗。
时时一啸咏,未用勤催科。
诸孤寄吴越,食口如雁鹅。
时分橐中金,何必手自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