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道(bǎi dào)的意思:指许多道理、方法、技巧等的总和,表示广博多样。
除却(chú què)的意思:除去,排除
封内(fēng nèi)的意思:指在国家体制中,封建时代的官职和地位,也可引申为限制在某一地区或范围内。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贾胡(jiǎ hú)的意思:指人心机深沉、圆滑狡诈、善于算计、投机取巧的行为。
节钺(jié yuè)的意思:指节制权力,不滥用职权。也可以用来形容严肃正直,不徇私情。
近郛(jìn fú)的意思:指附近的地方或周围的人。
蟠龙(pán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盘绕曲折,如龙蟠。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桑乾(sāng qiá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生计而忍受贫困、艰苦的生活。
提封(tí fēng)的意思:提升官职、晋升官员
天寿(tiān shòu)的意思:指人的寿命或者天命。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驿路(yì lù)的意思:指旧时驿站的道路,也比喻官道或交通要道。
依微(yī wēi)的意思:依照微小之事而行动,形容做事谨慎小心,注重细节。
一事(yī shì)的意思:指做事没有任何成果,一无所获。
饮马(yìn mǎ)的意思:指在马上喝酒或饮水。也用来形容行进中的人或事物短暂停留、休息片刻。
椎牛(zhuī niú)的意思:用木棍敲打牛背,比喻用强力手段迫使他人屈服。
- 鉴赏
这首明代程可中的《上谷秋日杂书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秋日边塞图景。首句“烟火依微带近郛”,通过朦胧的炊烟,暗示了城乡交接处的宁静与烟火气。次句“鸡鸣驿路入平芜”进一步描绘了清晨时分,鸡鸣声穿透静谧,延伸至广阔的田野,显示出旅途的孤独与辽远。
第三句“挽飞百道征军饩”,形象地写出了军队粮草的繁忙运输,展现了边关军事活动的紧张和后勤保障的重要性。第四句“市榷千缗算贾胡”,则反映了对商贾贸易的控制,体现了边防经济的管理。
第五、六句“天寿蟠龙山竞拱,桑乾饮马水堪枯”,运用比喻,将山脉比作盘龙,生动描绘了山势的雄壮,而“桑乾饮马水堪枯”则暗示水源的珍贵,凸显边疆环境的艰苦。
最后一句“秋来节钺提封内,除却椎牛一事无”,表达了秋季到来时,除了必要的军事活动,边境地区的生活几乎只剩下祭祀神灵(椎牛)这一件事,流露出一种平静而略带寂寥的边塞生活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谷地区秋日的边塞景象,既有军事活动的紧张,又有边民生活的艰辛,展现出独特的边塞风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霁山皆秋色
一朝积雨豁然收,待我凝眸百尺楼。
远远修眉明碧落,棱棱瘦骨出清秋。
同姿远岸遥生霭,一意寒江亦露洲。
此即化工无信息,天机衮衮不曾留。
西庙招辞
君昔兮胡不去斯,君今兮胡不来斯。
文栋兮雕楣,岘山之麓兮江圻。
旨酒牲兮洁肥,皓遗老兮须眉。
坎击鼓兮吹篪,君勿来兮迟迟。
山蜿蜿兮榕阴萎蕤,江水清夷兮无蛟与螭。
君之来兮可以娱嬉,君不共安兮谁与共危。
鸣玉兮衮衣,彼亦君兮一时。
莽中州兮为夷,匪冢则庙兮牛羊累累。
尚我民兮有知,子子孙孙兮永依。
揆之兮以是非,君舍此兮安之。
田有畔兮泽有陂,桑稻兮诞弥,怀不报兮忸怩。
日早暮兮夜何其,犹容与兮谁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