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剧催银斝,诗成转玉绳。
《初冬十五夜云洲丈招游东林得僧字》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法镜(fǎ jìng)的意思:法镜是指佛教中的一种镜子,用来照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比喻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事物。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看法(kàn fǎ)的意思:形容心境悠闲、无所牵挂的状态。
庐霍(lú huò)的意思:指建筑物的规模宏大或者庄严壮丽。
名僧(míng sēng)的意思:指受到广泛尊敬和崇拜的高僧,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被公认为杰出人物。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玉绳(yù shéng)的意思:指美好而珍贵的友谊或亲情。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著名(zhù míng)的意思:指非常有名,广为人知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十五夜晚,诗人谢榛在云洲丈的邀请下,游览东林寺的情景。月光皎洁,如同法镜初升,映照着寂静的寺院。夜深时分,殿内传来悠长的磬声,松林间隐约透出灯火,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诗人沉浸在游览的兴致中,饮酒赋诗,直到星辰转动,仿佛时间也随着诗笔流转。他感叹于东林寺的美景,虽非庐山、霍山那样著名的名山大川,却同样拥有令人称颂的名声和高僧。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月色、钟声、松影、灯火、酒宴、诗篇,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诗人对东林寺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佛教精神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