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荒陂长似秋,蓼花芹叶水虫幽。
《寄周恽》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周 恽 唐 /于 鹄 家 在 荒 陂 长 似 秋 ,蓼 花 芹 叶 水 虫 幽 。去 年 相 伴 寻 山 客 ,明 月 今 宵 何 处 游 。
- 翻译
- 家住在荒凉的坡地感觉常年如秋,蓼花、芹菜的叶子与水边的小虫构成一幅幽静的画面。
去年一同登山的游客现今何在,而今晚的明月又照耀着谁在别处漫游呢?
- 注释
- 家:指诗人的居所。
荒陂:荒凉的坡地。
长似秋:常有秋天的景象。
蓼花:一种开红花的水生植物。
芹叶:芹菜的叶子。
水虫幽:水边的小虫显得环境幽静。
去年:以往的一年。
相伴:一起,相伴同行。
寻山客:一同登山的游客或朋友。
明月:明亮的月光,此处也寓含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
今宵:今晚。
何处游:在哪里游玩,引申为现在的情况如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家在荒陂长似秋",通过将荒凉的家园比作长久的秋天,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萧瑟。"蓼花芹叶水虫幽"则进一步描绘出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其中蓼花和芹叶都是野草,而水中的虫鸣声更增添了一份幽深之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提及了去年与山中客人(可能是友人或同道中人)的相伴寻游,这里"山客"一词给人以隐士、自由之感。最后两句"明月今宵何处游"则表达了对那位友人的思念,诗人在这明亮的夜晚想知道对方是否也在某个地方赏月漫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牵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
悠悠返行舟,异乡非我居。
兴尽复来归,梦觉心于于。
我非汗漫游,何必穷海隅。
归心逐去鸟,风波阻脩途。
不比鸱夷子,扁舟向五湖。
旧宅有松菊,秋色未萧疏。
西城薄有穫,无劳事赢馀。
开樽会邻曲,幽乐当何如。
和陶诗.岁暮和张常侍
岁华倏云暮,空山响寒泉。
与君阔别来,莫遂同话言。
霜菊既云谢,松桂亦已繁。
四时更代易,气运良无愆。
齐君一何谬,凄然泣牛山。
遂令偷生者,乃欲鍊九还。
我久远尘俗,肯使虚名缠。
及时须行乐,何必穷百年。
知非勿惮改,见善宜速迁。
一盛还一衰,物理固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