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超(bān chāo)的意思:指骄傲自满、自命不凡。
苍穹(cāng qióng)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天空。
飞腾(fēi t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迅速上升或飞跃,也用来形容人才华出众、事业蒸蒸日上。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挂弓(guà gōng)的意思:放下武器,停止战斗。
甲马(jiǎ mǎ)的意思:指第一名的马,也用来形容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排名第一的人或物。
教师(jiào shī)的意思:指教育工作中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的人员。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师旷(shī kuàng)的意思:形容学问浅薄,知识贫乏。
天山(tiān shān)的意思:指巍峨壮丽、高不可攀的山峰,也可比喻高尚的人品和伟大的事业。
西域(xī yù)的意思:指中国古代对西方边疆地区的称呼,也泛指边疆地区。
榆塞(yú sāi)的意思:形容心理困扰,无法释怀。
忠勤(zhōng qín)的意思:指忠诚勤奋,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和精神。
封侯骨(fēng hóu gǔ)的意思:指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被封为侯爵,成为一方的领袖或重要人物。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任其昌的《读史杂感(其三)》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战争图景。首句“甲马飞腾压陇东”展现了骑兵的雄壮气势,如同疾驰的战马席卷陇东大地。次句“大旗落日动苍穹”则以落日与大旗相映,烘托出战场的宏大与悲壮。
“千军榆塞犹排阵”进一步描绘了军队严整的阵容,即使在边塞艰苦之地,他们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而“十载天山未挂弓”则暗示着战争的持久,十年间边疆未有和平,箭矢未离弦,战事不断。
诗人借“岂有班超护西域,翻教师旷验南风”表达了对英勇人物的怀念和对战争策略的反思,班超保西域的典故被引用,同时暗示出战争并非仅靠武力,智谋同样重要。最后两句“男儿不负封侯骨,合有忠勤慷慨中”点明了诗人的主题,强调男儿应当有忠诚勇敢的精神,不辜负封侯的期望,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豪情壮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以及对战争策略的深思,体现了清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忠诚的担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壬午九月九日与郭希仲纪叔维马希远饮周景文晚香堂上纪画墨菊马鼓琴既而各赋一首
去年登堂三月三,主人置酒浇春衫。
今年登堂九月九,堂上主人复多酒。
马生弹琴纪生画,郭子题诗美如炙。
四明狂客醉欲倒,菊花插帽秋光好。
百年节序能几逢,人生会合何其少。
人生会少将奈何,为君起舞为君歌。
歌残酒尽更须酌,莫待他年白发多。
送仲温先生还吴
江城萧索西风起,行逢故人惊梦里。
忧深自觉少容颜,食尽惟愁拙生理。
看君白发何由得,白发相逢更悲喜。
笔力随年老愈深,诗思逼人鸣不已。
每呼石丈即低头,独宝《兰亭》夸□死。
近来英气减前时,酒量仍非向来比。
从渠门第沸如羹,自保情怀澹如水。
城南只友高书记,谢官归来接邻里。
交游散落苦无多,世事悠悠竟如此。
明朝忍去别江头,枫叶苎花送行李。
吴仲圭枯木竹石
丛筱倚乔柯,秋阴雨尚多。
风霜莫摇落,留荫石边莎。
题李迪画犬
矰儿偏吠客,花下卧晴莎。
莫出东原猎,春来兔乳多。
赠故人全王孙
兄为柱国弟开府,门吏纷纷皆绣斧。
敕赐龙河百亩宫,画戟丹弓映朱户。
金凤盘胸白锦襦,面如红玉紫虬须。
六宫晓逐诸王入,八府春随宰相趋。
东风忽念江南好,宝骑看花踏春草。
茂苑莺声醉里听,建章柳色愁中老。
回首瀛洲草木新,苍颜白发照乌巾。
都将秋水蛇纹剑,赠与长安游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