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既不外骛,气亦当自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波(bēn bō)的意思:指为了某种目的而忙碌奔波,劳累奔波不息。
鼻息(bí xī)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呼吸时的气息,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意志的微弱变化。
不外(bù wài)的意思:不超出、不超过、除此以外
出入(chū rù)的意思:指出入门户,进出行动。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荡摩(dàng mó)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或行动荡漾不定,无法安定下来。
得已(de yǐ)的意思:得到已经足够,不再追求更多。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耗散(hào sàn)的意思:指财物或精力等逐渐消耗、减少。
呼吸(hū xī)的意思:指呼吸的动作,也比喻事物的存在、生命力。
是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实真相,表示确实、真实无误。
石枕(shí zhěn)的意思:指在困苦艰难的环境中,能够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承受痛苦,不向困境屈服。
松床(sōng chuáng)的意思:指床铺舒适柔软,令人感到舒适和安逸。
所难(suǒ nán)的意思:指情况或问题难以解决,困难重重。
天宇(tiān yǔ)的意思:天宇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广阔无边的天空。它代表着宇宙的辽阔和无限的可能性。在引申意义上,天宇也可以表示某人的抱负和志向。
停晷(tíng guǐ)的意思:指太阳停止运行,时间停止流动。比喻时间仿佛停止了,一切都静止不动。
外骛(wài wù)的意思:指出外求知识,到外地寻求学问。
相荡(xiāng dàng)的意思:相互撞击、相互冲击
晓夕(xiǎo xī)的意思:晓代表早晨,夕代表傍晚,晓夕表示一天的时光,即意味着一天的时间。
偃仰(yǎn yǎng)的意思: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阳光(yá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天气晴朗明媚,充满阳光。
一定(yí dìng)的意思:必然发生的事情,肯定会发生的事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中,享受着一种超越世俗的至高乐趣。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神既不外骛,气亦当自和”,点明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是通过内在精神的自我修养而达到的。接着,“松床荐石枕,偃仰得已多”描绘了诗人躺在松木床上,枕着石头,随意躺卧,享受着大自然的怀抱,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愉悦。
“鼻息出入通,呼吸相荡摩”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呼吸与自然界的气息相互交融,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阳光洒满天空,“一定消百魔”,暗示了内心的纯净与外界的和谐共存,一切烦恼与杂念都被净化。
然而,“是事非所难,彼愚分奔波”揭示了世间的大多数人都在为生活奔波劳碌,难以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诗人对此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并强调了这种内心的宁静是每个人都可以追求和实现的。
最后,“晓夕无停晷,耗散归蹉跎”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内心和谐共生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