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办(bù bàn)的意思:不做、不办、不处理
打叠(dǎ dié)的意思:形容事物堆积、叠加在一起。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过半(guò bàn)的意思:超过一半,多于一半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精勤(jīng qín)的意思:勤奋努力,精益求精
懒慢(lǎn màn)的意思:指人懒惰、不勤奋,做事不积极,态度不认真。
末上(mò shàng)的意思:指最后一次上面、上去或上升。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现成(xiàn chéng)的意思:指已经准备好、可供使用的事物或情况。
幸然(xìng rán)的意思:非常幸运或者幸福的样子。
雪峰(xuě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覆盖着白雪。
一夏(yī xià)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一个夏天的时间。
赵州(zhào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看待事物,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师范所作,以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为喻,寓含深意。首句"一夏逡巡已过半",描绘了夏季时光匆匆流逝,暗示时间的宝贵和生活的匆忙。"往往精勤成懒慢"则揭示出人们在忙碌中容易产生懈怠的心理,即使起初勤奋,也可能因为疲惫而变得懒散。
接下来两句"幸然底事十分现成,因甚到夜打叠不办",进一步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反思,意思是尽管有些事情看似已经完成,但在夜晚静下来时却又发现并未真正处理妥当。这里暗含着对及时总结和反思的警醒。
最后两句"君不见赵州末上见南泉,何似雪峰参老观",通过引用禅宗典故,将赵州禅师与南泉普愿禅师的对话引入,暗示修行者应如赵州禅师般时刻保持警觉,不要被表面的"现成"所迷惑,而应如雪峰参老般深入观察和体验,不断自我反省和提升。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手法,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效率与深度,以及修行中持续反省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