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由诗得,将诗故表怜。
闻渠掷入火,定是欲相燃。
这首诗以一种讽刺和幽默的方式探讨了诗歌在某些人心中的地位与价值。诗人张鷟通过描述他人对待诗歌的态度,揭示了对文学作品的误解或轻视现象。
首句“未必由诗得,将诗故表怜”暗示了有些人并非真正理解或珍视诗歌的价值,他们可能只是出于某种目的或情感表达而使用诗歌,这表明了对诗歌的肤浅理解和滥用。
接着,“闻渠掷入火,定是欲相燃”这一句则描绘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即有人将诗歌当作燃料,将其投入火中焚烧。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诗歌的极大不尊重,也反映了对知识和文化的漠视。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这种无知行为的讽刺和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形象的语言,巧妙地讽刺了社会上对于诗歌乃至文化知识的不当态度,强调了对文学艺术应有的尊重和珍惜。
君不见刘毅贫时,一掷常百万。
君不见唐时郑虔,道高坎壈腹无饭。
英雄际会各有时,人生岂必皆如愿。
关中老翁燕蓟客,昔何慷慨今何怨。
王通无媒番叩关,扬雄有赋何由献。
君归射猎南山麓,得钱且学樊侯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