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十六日南塘对菊》
《十月十六日南塘对菊》全文
明 / 谢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种幽芳南涧滨,天然玉质无尘

寒香不逐西风去,时伴东君小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君(dōng jūn)的意思:指东方的君主,也泛指东方的国家或地区。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小春(xiǎo chūn)的意思:指初春时节的温暖和煦的春天。

一种(yī zhǒng)的意思:表示某种事物或情况的特定类型,强调事物或情况的独特性或特殊性。

幽芳(yōu fāng)的意思:指花草在幽静的环境中散发出的香气。也比喻文采、才情等在幽静的环境中得以充分展现。

玉质(yù zhì)的意思:形容物品质地优美、洁白如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南塘边菊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

“一种幽芳南涧滨”,开篇点题,将读者引入一个幽静的水边,那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引人入胜。这里的“幽芳”不仅指出了菊花的香气独特,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

“天然玉质迥无尘”,进一步赞美了菊花的自然之美,将其比作纯净无瑕的玉石,远离尘世的纷扰,展现出菊花高洁脱俗的品质。

“寒香不逐西风去”,在深秋的寒风中,菊花的香气并未随风消散,反而更加浓郁,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菊花以生命力和情感,表现了其坚韧不拔的品格。

“时伴东君媚小春”,虽然此时是深秋,但菊花却如同迎接春天的使者,与象征春天的“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相映成趣,预示着生机与希望,体现了菊花虽处严冬,却依然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高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颂。

作者介绍

谢复
朝代:明

(1441—1505)明徽州府祁门人,字一阳。弃科举,与陈献章从吴与弼学。居家孝友,丧祭冠婚,悉遵古礼。主知行并进,以记诵诂训为余事。晚居西山之麓,学者称西山先生。有《西山类稿》。
猜你喜欢

六言二首·其二

暮雨带云凄涩,归时不脱渔蓑。

邻犬误疑客至,数声吠出烟萝。

(0)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其三

入谷但杳冥,欲忘人寰近。

烟霞谁与娱,烦君赋招隐。

(0)

同张李二同知及诸学官游石龙潭以韩公炭谷湫诗为韵分赋得捧字

鬼斧淬霜劂嵚洞,石璺津□□清湩。

一潭绀影浸秋寒,云染龙腥罥枝重。

镌瑶□□四巑岏,雄压坤维妥以巩。

人言曾见华阳儿,突□□濛珠尚捧。

云璈丁当杂梵呗,悯涸忧枯乞灵宠。

虚无怪电摇青光,谷搅崖搜雷雨□。

地储精英固如是,岂必盘涡龙所拥。

石藓镀绿攲风磴,局步下窥毛发疏。

蟠鳞潜角见无由,鱼弄戏腮微浪涌。

(0)

太上皇后閤端午帖子词·其三

心境俱清净,能令五月凉。

芬香随处有,不待沐兰汤。

(0)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二十三

晓来潮信暂相留,满耳惊涛愁复愁。

月殿不知何处在,锦帆摇曳到扬州。

(0)

蒙检讨封送所与诸同朝倡酬盛作某老拙愧后砾某祗拜以呈

原庙陪祠晓色开,从容复指缀衣来。

花填辇路惊何早,春向皇都特亟回。

声赞俯躬千冠带,香浮夹道万楼台。

传闻归燕隆亲睦,天上云韶拱玉杯。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