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欲眠非有地,也应重应寝虚缘。
《石床》全文
- 翻译
- 洞君的床榻为谁而设,云帐和苔藓褥垫秘而不宣。
我已醉倒,想要入睡却无处安身,也许这正是因为心中空虚无依。
- 注释
- 洞君:指神仙或隐士。
悬:悬挂,此处指设置。
云帐:用云编织的帷帐,象征高雅或神秘。
苔茵:长满苔藓的褥垫,暗示自然或隐居生活。
外传:流传出去。
我醉:我已喝得大醉。
欲眠:想要睡觉。
非有地:没有合适的地方。
重应寝:再次应该去睡眠。
虚缘:内心的空虚或无着落。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石床》,作者是宋代诗人陈洵直。诗中以洞君(道教中的仙人)的石榻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一榻为谁悬"暗示了石床空置,无人使用,仿佛在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云帐苔茵不外传"进一步强调了石床的隐秘与清幽,仿佛笼罩在云雾和青苔之间,不为尘世所知。
"我醉欲眠非有地"表达了诗人在想象中沉醉于这样的环境中,渴望找到一个可以安心入睡的地方,但又似乎找不到合适的依托,流露出一种寻求心灵归宿的期待。"也应重应寝虚缘"则揭示出诗人认为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真正达到心境的宁静和虚无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石床这一物象,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团兵行
销镵钁,铸刀兵,佃家丁男县有名。
客兵贪悍不可制,纠集乡勇团结营。
宁知县官不爱惜,疾首相看畏占籍。
奔命疲劳期会繁,执戟操场有饥色。
星火军符到里门,结束戎装蚤出村。
将军令严人命贱,一身那论亡与存。
保正同盟卫乡里,何期远戍吴淞水。
极目沙堧白骨堆,向来尽是良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