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独居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深沉的禅意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室空无侍者”,开门见山地描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与孤独,没有侍者的陪伴,只有自己一人。这不仅体现了物质上的孤寂,也暗示了精神上的清静与独立。
接着,“唯置一匡床”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简朴与纯粹,只有一张床作为唯一的家具,更显出诗人生活的简约和对物质的淡泊。
“万事俱衰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一切曾经繁华的事物都已消逝,只剩下岁月的痕迹和内心的平静。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洞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
最后一句“但馀常寂光”则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经历了世事的沧桑之后,剩下的只是永恒的寂静之光,这是一种超越了物质和时间的内在平和与光明。这里的“常寂光”可以理解为佛家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般若”,即智慧的光辉,它照亮了心灵深处的真理,使人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与孤独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宇宙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禅宗的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友生山居寄示
嘉遁有新吟,因僧寄竹林。
静思来鸟外,闲味绕松阴。
兵寇凭凌甚,溪山几许深。
休为反招隐,携取一相寻。
叹昨日三首
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
如此如此复如此,壮心死尽生鬓丝。
秋风落叶客肠断,不办斗酒开愁眉。
贤名圣行甚辛苦,周公孔子徒自欺。
天下薄夫苦耽酒,玉川先生也耽酒。
薄夫有钱恣张乐,先生无钱养恬漠。
有钱无钱俱可怜,百年骤过如流川。
平生心事消散尽,天上白日悠悠悬。
上帝板板主何物,日车劫劫西向没。
自古贤圣无奈何,道行不得皆白骨。
白骨土化鬼入泉,生人莫负平生年。
何时出得禁酒国,满瓮酿酒曝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