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全文
- 注释
- 结根:扎根生长。
岂:难道。
殊:特殊。
众:众多。
修柯:高直的枝干。
独:独自,单独。
出林:超出树林。
孤高:孤独而高傲。
不可恃:不能依赖,难以依靠。
岁晚:年末,深秋。
霜风:寒霜和冷风。
- 翻译
- 它的根系难道与众不同,
枝干挺立超出林中群木。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通过对比竹子与众树的不同,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立不羁、坚持自我本色的个性。"结根岂殊众"指竹子与其他树木在生长方式上的区别,暗示诗人的独特之处;"修柯独出林"则强调了竹子的挺拔和超群的特点,这可以看作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这种孤傲不群的态度并不可持续,"孤高不可恃"表明了对个人力量有限性的认识;而"岁晚霜风侵"则预示着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无情,以及个体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竹子的形象和季节的变换,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境遇与宇宙大势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雄州北城外过白沟河
手斧当年自画河,圣人微意不求多。
如何王蔡忘前事,可谓贪他却著他。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二十
老氏啬而生,并力攻一境。
深入黑暗中,杳杳无光景。
佛氏定而死,百动不离静。
了了谁在眼,莫掇水中影。
终然归空无,用处各驰骋。
纷纷堕此中,未悟此二柄。
漂流馀千年,谁能折锋颖。
邈哉我前修,忠信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