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
《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结根殊众,修柯独出林。

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独出(dú chū)的意思:独自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孤高(gū gā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独立自主,高傲孤立,不愿与他人交往。

结根(jié gēn)的意思:指事物根基牢固,根深蒂固。

殊众(shū zhòng)的意思:特殊、众多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晚霜(wǎn shuāng)的意思:指晚上的霜,比喻晚年。

注释
结根:扎根生长。
岂:难道。
殊:特殊。
众:众多。
修柯:高直的枝干。
独:独自,单独。
出林:超出树林。
孤高:孤独而高傲。
不可恃:不能依赖,难以依靠。
岁晚:年末,深秋。
霜风:寒霜和冷风。
翻译
它的根系难道与众不同,
枝干挺立超出林中群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通过对比竹子与众树的不同,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立不羁、坚持自我本色的个性。"结根岂殊众"指竹子与其他树木在生长方式上的区别,暗示诗人的独特之处;"修柯独出林"则强调了竹子的挺拔和超群的特点,这可以看作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这种孤傲不群的态度并不可持续,"孤高不可恃"表明了对个人力量有限性的认识;而"岁晚霜风侵"则预示着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无情,以及个体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竹子的形象和季节的变换,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境遇与宇宙大势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雄州北城外过白沟河

手斧当年自画河,圣人微意不求多。

如何王蔡忘前事,可谓贪他却著他。

(0)

北海

谩将折箸探源流,直到俱卢穷尽头。

端的这回亲见彻,百千溟渤一浮沤。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四十九

天下名山到因脚,六州之铁难铸错。

而今老大却惺惺,倒握茶瓢当木杓。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六

西江十八滩声,太白峰头同一眼听。

东海泼天涛澜,集云峰顶同一耳观。

眼耳俱忘,观听皆灭。

三十年后重新举,舜若多神惊吐舌。

(0)

次韵雪冈徐景星二首·其一

阿咸秀出竹林边,千古风流有此贤。

独向诗盟参古律,不随世态异憎怜。

夜光照耀需他日,汗血奔腾出少年。

乞我飞霞与青玉,夜深环佩韵璆然。

(0)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二十

老氏啬而生,并力攻一境。

深入黑暗中,杳杳无光景。

佛氏定而死,百动不离静。

了了谁在眼,莫掇水中影。

终然归空无,用处各驰骋。

纷纷堕此中,未悟此二柄。

漂流馀千年,谁能折锋颖。

邈哉我前修,忠信得要领。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