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山玉所府,檀林芳所栖。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肩(bǐ jiān)的意思:并肩而行,平起平坐,形容地位、能力、才华等相当。
接武(jiē wǔ)的意思:接受战争的挑战并进行战斗。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林芳(lín fāng)的意思:形容草木丛生、花草繁盛的景象。
檀林(t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庙中的树林,也用来形容人群众多、聚集在一起。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燕齐(yàn qí)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相邻或接壤的情况。
炎燧(yán suì)的意思:指火焰熊熊燃烧的石头,比喻人们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状态。
引火(yǐn huǒ)的意思:引火指的是点燃火焰,比喻挑动事端或引发争端。
有同(yǒu tóng)的意思:有共同点或相似之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舂山玉所府,檀林芳所栖”以“舂山”和“檀林”象征修行之地的清幽与静谧,玉府与芳栖则暗示着内心的纯净与芬芳。这里山石如玉,檀木成林,是修行者心灵栖息的理想之所。
颔联“引火归炎燧,挹水自清堤”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引火归燧,仿佛是将内心的欲望引向正道,如同火焰回归炉灶;挹水自堤,则是汲取清泉,保持心灵的清澈与纯净。这两句表达了修行者通过自我反省与净化,追求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清明。
颈联“庵园无异辙,祗馆有同跻”中,“庵园”与“祗馆”分别代表修行者的住所与礼佛之处,无异辙意味着修行之路虽各不相同,但最终目标一致,即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觉悟;有同跻则强调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提升的过程中,虽然路径各异,但共同攀登着通往智慧与解脱的阶梯。
尾联“比肩非今古,接武岂燕齐”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比肩非今古,意指修行者不分时代,古今皆有,他们的心灵追求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接武岂燕齐,则表明修行者的足迹遍布各地,无论是在燕赵大地还是齐鲁之邦,都有修行者留下追寻真理的足迹。这两句强调了修行的普遍性与广泛性,以及人类对精神追求的共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者在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洗礼下,追求精神升华的过程。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坐灵隐冷泉亭得响字
侵晓纵清眺,爽气生林莽。
脱叶映初阳,宿露滴余响。
幽讨策短筇,岩壑恣下上。
灵隐瞰湖光,泠然惬心赏。
蘋香散汀沙,鸥泛随兰桨。
萧萧枫树林,色夺明霞朗。
支公快同游,玄言共俯仰。
人生激电流,能著屐几雨。
岩栖养性灵,衔杯动遐想。
何时赋《遂初》,结屋东西瀼。
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虚堂韵
凫翁三五嬉晴沙,残僧闲关如退衙。
黄芦苦竹隐缺岸,水荭往往飘残花。
濠濮会心岂在远,便可泛宅仍浮家。
水关上接鲍丘水,伯圭战地啼寒鸦。
卓老一抔没荆棘,惟怜文采兼奇葩。
古人于此两寂寞,高枕且听风炉茶。
漕河如林万樯立,负城时送回帆挝。
仿佛扁舟落吾手,背痒欲倩鸟爪爬。
病鹤触笼翅翎短,老随鸡鹜吁可嗟。
安得十洲纵汗漫,排空一气凌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