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吾翁贻歙石,固应之子饷端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砚(bǐ yàn)的意思:指写作、学习的工具,也表示学习、进修。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后裔(hòu yì)的意思:指后代子孙,也可以指某个家族或民族的后代。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手泽(shǒu zé)的意思:手中的好运或财富
水南(shuǐ nán)的意思:指南方的水流,比喻事物顺利发展、兴旺繁荣。
同参(tóng cān)的意思:指相互参考、相互借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稀疏(xī shū)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间隔或分布不密集,稀少。也可指人群稀疏,人口稀少。
先民(xiān mín)的意思:指古代的祖先或先辈。
羞愧(xiū kuì)的意思:感到羞耻和愧疚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 翻译
- 乾隆年间遗留的手迹非常稀少,几件珍贵的文献都存放在水南边。
只看我的父亲赠予的歙砚,就知道你应该会回赠端砚给我。
叮嘱子孙们好好收藏,对祖先的珍宝不贪婪感到羞愧。
自嘲我这老者仍沉溺于笔墨纸砚,希望年轻人也能一同参与欣赏。
- 注释
- 隆乾:乾隆年间。
手泽:亲笔或手迹。
稀疏甚:非常稀少。
水南:南方的水边。
吾翁:我的父亲。
贻:赠送。
歙石:歙砚,一种名贵的砚台。
端岩:端砚,另一种名贵的砚台。
丁宁:叮嘱。
后裔:子孙。
藏:收藏。
羞愧:感到羞耻和愧疚。
先民:祖先。
宝:珍宝。
不贪:不贪婪。
自笑:自我嘲笑。
耽:沉迷。
笔砚:笔墨纸砚。
少年:年轻人。
肯同参:愿意一同参与。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通过对祖上珍贵文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自豪以及个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蕴含着诗人对先贤遗风的缅怀和对后世的期许。
首句“隆乾手泽稀疏甚”开篇便以祖上留下的珍贵文物——砚台来引出主题,这些砚台不仅是实用的书写工具,更承载着家族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象征。紧接着,“数帖悽其在水南”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遗物散布的情景,"水南"或许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域,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片意境。
“但看吾翁贻歙石”一句,通过对先祖留下来的砚台的提及,再次强调了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固应之子饷端岩"则表明这些珍贵的物品应当被妥善保存,传承下去。
“丁宁后裔藏为好”一句,诗人赞同后代将这类珍贵遗产收藏起来,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它们,更是对先民智慧和勤勉的一种尊重。"羞愧先民宝不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像祖上那样留下如此珍贵物品的自谦之情。
最后两句“自笑老犹耽笔砚,少年莫也肯同参”中,诗人以半自嘲的口吻回顾自己的文学生涯,即便年事已高,依旧沉迷于文字间,而少年时期的激情和梦想已不再容易重现。
整首诗通过对家族文化遗产的回忆和个人文学情怀的抒写,展现了一个宋代知识分子对于历史、文化和个人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
卓金车子,接么娘来早。鹦鹉银笼隔花报。
听纤纤绣屧、才近胡梯,蓦一阵,抹丽浓香先到。
进房拢袖立,瘦蝶腰身,写上红帘影都俏。
侧坐锦墩边、女伴喁喁,尽背地、赞伊娇小。
看悄捻罗巾、不抬头,怎比在家时,更矜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