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浪(bái làng)的意思:指海浪翻腾、波涛汹涌的景象。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瓜洲(guā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围绕着同一个目标或事物而形成的群体。
横木(héng mù)的意思:指横挡在路上的木头,比喻阻碍、障碍。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焦山(jiāo shān)的意思:指人因为追求名利而忽略了家庭、朋友和社会责任。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两样(liǎng yàng)的意思:指事物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或者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梦雨(mèng yǔ)的意思:形容虚幻不实的事物或幻想。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前月(qián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流逝。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登(qiū dēng)的意思:指在秋天登高,欣赏秋景。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一样(yí yàng)的意思:相同、相等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月明千里(yuè míng qiān lǐ)的意思:形容夜晚明亮,能够看清千里之外的景物。
- 鉴赏
这首《再宿江楼》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缪荃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次在江楼宿夜时的不同景象与心境。
首句“前月中秋登此楼,焦山白浪江中流”,开篇即以中秋佳节为背景,点明了首次登楼的时间和地点。焦山白浪,既描绘了江面的壮阔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接着,“今朝重向江楼宿,月明千里天如沐”两句,将时间线拉回至当下,再次宿于江楼,而此时的月色明亮,仿佛整个天空都沐浴在月光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蒜岭秋横木叶残,瓜洲灯火朔风寒”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蒜岭的秋意已深,木叶凋零,与瓜洲的灯火在寒冷的朔风中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
最后,“罔思梦雨横风夜,一样江山两样看”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同一江山在不同时间、不同心境下所呈现的不同面貌的感慨。无论是梦雨横风的夜晚还是月明如洗的时刻,江山依旧,但人的心境却因时间的流转而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使得眼前的景致也有了不同的解读。
整体而言,《再宿江楼》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东流圣感寺
客从西南来,明发倦流徙。
寅缘泊烦促,羁凫染寒水。
祇园开阳方,百年此经始。
陂陀一水去,腾蹴数峰峙。
轩楹仍东辟,晚秀皖如洗。
物随眄睐移,一息间三起。
僧閒神自定,童野发不理。
平生腐儒计,鞍肉蚀两髀。
眼力耗蝇头,半豁缀旒齿。
崖涧饱所经,兹乃形性侈。
疾走影不休,兼忘竟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