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灭翁禅师》
《寄灭翁禅师》全文
宋 / 释梵琮   形式: 五言律诗

老去隐如虎,难瞒在一班

入林容易,上树极艰难

舌底千溪水眉间万叠山。

年深拽不动,草种转痴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ièwēngchánshī
sòng / shìfàncóng

lǎoyǐnnánmánzàibān

rénlínzuìróngshàngshùjiānnán

shéqiānshuǐméijiānwàndiéshān

niánshēnzhuàidòngcǎozhǒngzhuǎnchīw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痴顽(chī wán)的意思:形容人迟钝愚蠢,不肯接受劝告或改变。

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眉间(méi jiān)的意思:指眉毛之间,形容心中痛苦或忧愁的样子。

年深(nián shēn)的意思:指时间过去的很久,或者某事物经历了很长时间。

容易(róng yì)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像翻手掌一样简单。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一班(yī bān)的意思:指同一类别或同一级别中的最高等级或最重要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梵琮写给禅师灭翁的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灭翁禅师的敬仰和对其修行境界的描绘。首句“老去隐如虎”形象地刻画了禅师年纪虽大但隐逸如猛虎,难以被世俗所识的特质。接下来的“难瞒在一班”暗示禅师的高深莫测,即使是常人看来容易的事,在他眼中也充满挑战。

“入林最容易,上树极艰难”运用了象征手法,禅师深入佛法之林犹如入林,看似简单,实则需极高智慧和毅力;而“上树”可能暗指修行过程中的顿悟或超越,对于禅师来说却极其不易。诗人通过这两个对比,突显禅师的修为深厚。

“舌底千溪水,眉间万叠山”进一步描绘禅师的内在世界,以溪水和山峦比喻其言语中蕴含的深邃智慧,以及眉宇间的沉静与深远。最后两句“年深拽不动,草种转痴顽”表达了对禅师长久修行后定力如磐石,连岁月也无法撼动,甚至使外在事物(如草木)都变得痴顽,不再轻易动摇。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禅师的高深禅定和超凡脱俗,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释梵琮
朝代:宋

释梵琮,号率庵。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住庆元府仗锡山延胜禅院。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住南康军云居山真如禅院。为南岳下十七世,佛照德光禅师法嗣。有了见编《云居率庵和尚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 释梵琮诗,以辑自《语录》者及《语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挽意一徐枢二首·其二

长公宿草几番春,犹幸天留一颍滨。

士欲捧盘定盟主,上看折槛记忠臣。

翟门昔有张罗叹,徐墓今无挂剑人。

夫子雅言武公谑,寻思一一可书绅。

(0)

挽黄德远堂长二首·其一

虽与长君友,居常敬少君。

何曾锦袄子,竟老布襦群。

申白无殊礼,程朱有旧闻。

谁为复斋传,应许附青云。

(0)

挽高孺人

溯源高适谱,作媲郑虔家。

贤子搴丹桂,高才补白华。

病犹观冕辂,没不待笄珈。

阡表堪传远,何须挽诔加。

(0)

挽赵漕简叔二首·其一

虽拥轺车贵,萧然似布韦。

家依僧舍住,俸买古琴归。

海内胜流尽,民间廉吏稀。

空馀诗卷在,展玩一沾衣。

(0)

挽林法曹实甫二首·其一

老学多推谊,诸公孰荐雄。

却行吾日暮,渴睡汝冬烘。

宰木经春雨,园花逐晓风。

寝门哀未尽,寓在薤歌中。

(0)

挽林武博二首·其一

郭令科名翁冠绝,董生制策子蝉联。

向来景行珠林老,末后冰衔玉局仙。

食肉恨公非燕颔,冲霄从古要鸢肩。

可怜閒袖功名手,仅驾朱轮楚泽边。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