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后泛舟山堂寻陈肖坡学博故居》
《立春后泛舟山堂寻陈肖坡学博故居》全文
清 / 丁士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旧隐何处,幽寻荡桨行。

人家多近水,春树已藏莺。

石净尘无迹,溪洄瀑有声

桃源不见遥望白云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旧隐(jiù yǐn)的意思:旧隐指的是旧日的隐士,形容过去的人或事物已经过时或不再适用。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遥望(yáo wàng)的意思:远远地看着,期待着或思念着。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丁士一的《立春后泛舟山堂寻陈肖坡学博故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间春景图。首句“旧隐今何处”表达了对往昔隐居之地的怀念,引发寻访之意。接下来,“幽寻荡桨行”写出了诗人乘舟在山溪中探寻的动态过程,营造出一种探秘的氛围。

“人家多近水,春树已藏莺”两句,通过描述临近溪流的人家和隐藏在春树间的黄莺,展现了山村的恬静与自然之美,透露出春天的气息。诗人运用“藏莺”这一意象,暗示了生机盎然的季节更迭。

“石净尘无迹,溪洄瀑有声”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洁净与动态,石头表面洁净无痕,溪流回转间瀑布发出悦耳的声音,动静结合,给人以视听享受。

最后,“桃源深不见,遥望白云生”以桃花源的典故收尾,寓意所寻之处如世外桃源般难以寻觅,只能远远眺望那升起的白云,增添了神秘与向往的色彩。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故居的追寻以及对自然山水的深深喜爱。

作者介绍

丁士一
朝代:清

丁士一,字鹗荐,号河峰,日照人。康熙丙戌进士,历官江西布政使。
猜你喜欢

伏中苦热闻立秋将至成绝句催之

闻说新秋次第来,先期特地遣诗催。

要凭严令驱残暑,散作清凉遍九垓。

(0)

一剪梅.庚戌元夕饮文远家

传柑节候雨初晴。灯满山城,月满山城。

画堂围坐夜三更,墙外歌声,席上歌声。

可人添送紫金罂。未解春酲,又犯春酲。

不辞扶醉卧前楹,客也多情,主也多情。

(0)

八月九日醉书·其七

缺月昏昏过短垣,拟扶残醉卧西轩。

明朝再有寻诗约,未许奚奴早扣门。

(0)

将进酒

安汉公,将进酒,蝮蛇蜿蜒持在手。

未央宫中日将酉,一杯才入君王口。

六宫便作招魂啼,太后朝来号王母。

君不见申氏子,伶其身,内庭侍宴将及晨。

坐中起为寿,刃此手足亲。

申氏子,长眉颦,夺取一吸如饮醇。

肝脑不惜涂宫裀,吁嗟此意宁求伸。

不忍他人害兄弟,何况自己忘君臣。

安汉公,非得计,四海孤身葬无地。

早知今日反羞伶,何似当初莫称帝。

(0)

题钓图

谁寄扁舟号隐沦,平沙浅濑入秋蘋。

钓竿却是功名具,渭水桐江古有人。

(0)

早兴

清霜被群叶,青黄纷委地。

病肌粟朝寒,烘背俟阳气。

深坐聊展卷,眊氉怯细字。

岁月递吾老,不谓易以至。

盛衰理自然,微吟不成嘅。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