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山工人十笏居》
《浮山工人十笏居》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野衲何似诛茅盖头

邻蔬园菜甲鸟毳集棉裘。

院冷无人过,林空有鹿游。

相寻乞食,欲去若为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菜甲(cài jiǎ)的意思:指菜叶、甲鱼等食物,常用来比喻低贱、不值钱的东西。

盖头(gài tóu)的意思:指掩饰事实真相或遮蔽问题的行为。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空有(kōng yǒu)的意思:拥有表面上的名义或权利,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或能力。

鸟毳(niǎo cuì)的意思:形容鸟类羽毛柔软、绒毛丰满。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野衲(yě nà)的意思:指出身贫寒,生活艰苦的僧人。

诛茅(zhū máo)的意思: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深山中修行的僧人简朴而宁静的生活。首句“野衲贫何似”,以僧人所穿的野衲(即僧衣)开篇,暗示其生活之简朴,引出对僧人贫苦生活的思考。接着,“诛茅仅盖头”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僧人居住环境的简陋,仅用茅草遮蔽头顶,突显出其生活的艰苦。

“邻蔬园菜甲,鸟毳集棉裘”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僧人的生活状态。邻近的菜园里生长着新鲜的蔬菜,而鸟羽则被收集用来制作僧人的棉衣。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僧人生活的朴素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暗含了对僧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精神的赞美。

“院冷无人过,林空有鹿游”描绘了僧人居住环境的幽静与孤独。院落因少有人来而显得冷清,森林空旷,只有鹿儿悠闲地游走。这两句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也暗示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与世无争的态度。

最后,“相寻逢乞食,欲去若为留”表达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常态。遇到行人时,僧人会请求施舍食物,而当有人想要离开时,却又似乎难以割舍这份难得的相遇。这既体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随缘,也蕴含了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简朴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敬仰。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喜曹安抚还自泸南

蜀道因仍涨燧烟,烦公玉节照山川。

省闱三见文衡正,边柝双兼武备全。

传自老成需代去,不知威惠倩谁宣。

回头半壁西南地,不是寻常刺史天。

(0)

深村

已是依山住,更为深村行。

莽莽少人迹,幽幽闻鸟声。

忽逢三四家,草树亦敷荣。

不觉六七里,烟霭还纵横。

(0)

鹅湖道中·其四

青松影里小桃花,山崦横冈人几家。

牧童樵子自来往,水拥断沟留残沙。

(0)

临安县观钱氏庙·其四

王伯规模有事功,偏方乘间得争雄。

彼时应笑人成败,覆辙争知个个同。

(0)

文叔移筑瑞石山上亭子·其二

尘埃无地可乘风,更落都城隘屋中。

天以江山振衣袂,小亭休沐见新功。

(0)

朱卿有绝句看梅之约次韵谢之·其二

雨雪连阴恼杀人,梅花空度玉溪春。

何当迟日暄风底,挈榼从游醉乃真。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