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其二》
《金陵·其二》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往日南京事,閒时共尔论。

江来千万派,城启十三门

剑佩留勋府,戎衣寝园

兴亡六代何必伤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六代(liù dài)的意思:指家族的六代人,也可泛指辈分。

南京(nán jīng)的意思:指事物的重要性或影响力超过其他地方,也可用来形容某地的繁华或繁忙程度。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寝园(qǐn yuán)的意思:指人们安详地睡觉,平静地度过夜晚。

戎衣(róng yī)的意思:指军装,也指战争。

三门(sān mén)的意思:指三个门派或三个门类。

伤魂(shāng hún)的意思:指心灵深处受到极大伤害,精神受到严重摧残。

往日(wǎng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以前的时光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的《金陵(其二)》。诗中通过对南京往昔历史的回顾与对城市现状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国的深情。

首句“往日南京事”,点明主题是对南京往事的追忆。接着“闲时共尔论”一句,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或知音在闲暇之时,共同谈论起南京的历史,流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感。

“江来千万派,城启十三门”两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观和雄伟的城市布局为背景,展现了南京作为江南重镇的独特风貌。江水奔腾,汇聚成千百条支流,而南京城则拥有十三个城门,既体现了城市的繁华与开放,也暗含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剑佩留勋府,戎衣在寝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南京历史的感慨。这里“勋府”指的是功臣府邸,“寝园”则是指陵墓。这两句通过描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被铭记于府邸和陵园之中,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先贤们的敬仰之情。

最后,“兴亡看六代,何必远伤魂”两句,将视角拉回历史长河,指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替。诗人在此处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认为历史的兴衰本是自然规律,不必过分哀伤,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南京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故国的深情。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与李羽甫索秋海棠漫成二绝·其一

未讶风流俭铁枝,偏嫌荏弱是垂丝。

零星少许拈秋意,清杀襄阳五字诗。

(0)

过潜山哭谏议丁年兄

清时忽报哲人摧,驻马潜山泪满腮。

白简未传平虏草,玉楼先召谪仙才。

谁家吹月三更笛,对此临风一酒杯。

怅望辽东华表上,何时能得令威回。

(0)

北行杂咏四首·其三

何人赤脚落层冰,敲出深湖见活魿。

最是渔郎能解事,前村曾有酒如渑。

(0)

闻寇犯长沙蔡司理骂贼而殒

何处非狂澜,汨罗黯渺漫。

傅彤气贯日,秀实心悬丹。

泪洒萱枝冷,恨飘熊阁寒。

三闾知得友,千载二难看。

(0)

同黄饷科游岳麓看禹王碑谒孔圣庙·其一

山环径仄碧层层,指点苔踪快一登。

犬吠丛林知古刹,云横洞口见幽僧。

禹碑勒处岩为石,圣庙光乖月是灯。

引望高峰勤仰止,天空霞静赏心腾。

(0)

和宗室送菊·其一

三径频怀陶令花,忽看双品斫芳华。

黄英摇拽翻金屑,紫艳娇柔逗彩霞。

含露幽香秋不老,淩霜劲节晚堪誇。

花神莫道无知己,不是渊明也赏嘉。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