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切藕》
《切藕》全文
明 / 孙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碧节冰丝薄寒金波初出荐雕盘

昔曾太华峰头见,今向佳人掌上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冰丝(bīng sī)的意思:形容细如丝的冰,比喻极冷。

薄寒(bó hán)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但寒冷程度不深。

雕盘(diāo pán)的意思:指精美的雕刻工艺品,也用来形容精巧细致的工艺。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金波(jīn bō)的意思:指金色的波浪,比喻光辉灿烂的景象或壮丽的气势。

今向(jīn xiàng)的意思:表示当前的方向或趋势。

太华(tài huá)的意思:形容事物华丽、壮丽、美好。

掌上(zhǎng shàng)的意思:掌上指的是手掌上面,形容事物非常小、轻巧或容易掌握。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作的《切藕》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切藕这一日常生活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首句“碧节冰丝透薄寒”,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藕比作碧绿的竹节,其内部的丝线则如同冰晶般透明,透露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气息。这不仅描绘了藕的外观特征,也暗示了藕的内在品质——清雅脱俗,给人以清新之感。

次句“金波初出荐雕盘”,则通过视觉上的对比,将切好的藕片比作金色的波浪,铺陈在精美的雕花盘中,既展现了藕的色泽之美,又突出了食物摆盘的艺术性。这里,“金波”不仅指颜色,更象征着丰收与富贵,营造了一种奢华而又不失高雅的氛围。

后两句“昔曾太华峰头见,今向佳人掌上看”,巧妙地运用了时空转换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巍峨的华山之巅见到过类似景象,而现在却能在一位佳人的手中欣赏到同样的美好。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表达了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切藕这一简单动作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美、生活美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深刻感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平凡生活中的诗意发现的喜悦。

作者介绍

孙作
朝代:明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名作,以字行,一字次知。为文醇正典雅,动有依据。尝著书十二篇,号为《东家子》。元末避兵吴中,尽弃他物,独载书两簏。张士诚廪禄之,旋以母病谢去。明洪武六年聘修《大明日历》,授编修,乞改太平府教授。召为国子助教,累擢司业,归卒于家。有《沧螺集》。
猜你喜欢

通海井

疾风驾海生春潮,岩根石井澹不摇。

是中何曾得通理,而以名字悬岩腰。

道人眼空君勿怪,大小混融无杂坏。

呼僮探井濡砚时,是君砚中有沧海。

(0)

送莫内翰五首·其一

惊世文章梦里花,出尘悟解眼中沙。

怪来不打这鼓笛,亲见江西老作家。

(0)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二十八

风萧萧兮疏林叶落,月皎皎兮虎啸猿啼。

或闻或见,或悟或迷。

会与不会,脱体全提,鼻孔元是向下垂。

(0)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十六

爽气生襟袂,清飙袭四维。

白云抱幽石,冷淡更清奇。

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0)

付净彻首座竹篦

竹篦付了复何为,佛祖当头劈面挥。

尺水便能翻逆浪,尽教人荐截流机。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四十六

我闻禅师,荣领天竺。山色湖光,争辉夺日。

佛法禅道,日月灯烛。眼放电光,机逾臂竹。

说云门禅,如珠走盘。唱无生曲,铿金戛玉。

千眼洞明,万机攒簇。佛祖并驱,水云叠足。

掣颠掣狂,可记可录。诳嚇闾阎,鼓荡流俗。

眉毛厮结,形影相逐。把手共行,孤峰独宿。

彼上人者,难继高躅。

因甚如此,为佗牵犁入市,骑牛上屋。

七九从来八十三,六六何曾三十六。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