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丝(bīng sī)的意思:形容细如丝的冰,比喻极冷。
薄寒(bó hán)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但寒冷程度不深。
雕盘(diāo pán)的意思:指精美的雕刻工艺品,也用来形容精巧细致的工艺。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金波(jīn bō)的意思:指金色的波浪,比喻光辉灿烂的景象或壮丽的气势。
今向(jīn xiàng)的意思:表示当前的方向或趋势。
太华(tài huá)的意思:形容事物华丽、壮丽、美好。
掌上(zhǎng shàng)的意思:掌上指的是手掌上面,形容事物非常小、轻巧或容易掌握。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作的《切藕》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切藕这一日常生活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首句“碧节冰丝透薄寒”,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藕比作碧绿的竹节,其内部的丝线则如同冰晶般透明,透露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气息。这不仅描绘了藕的外观特征,也暗示了藕的内在品质——清雅脱俗,给人以清新之感。
次句“金波初出荐雕盘”,则通过视觉上的对比,将切好的藕片比作金色的波浪,铺陈在精美的雕花盘中,既展现了藕的色泽之美,又突出了食物摆盘的艺术性。这里,“金波”不仅指颜色,更象征着丰收与富贵,营造了一种奢华而又不失高雅的氛围。
后两句“昔曾太华峰头见,今向佳人掌上看”,巧妙地运用了时空转换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巍峨的华山之巅见到过类似景象,而现在却能在一位佳人的手中欣赏到同样的美好。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表达了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切藕这一简单动作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美、生活美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深刻感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平凡生活中的诗意发现的喜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四十六
我闻禅师,荣领天竺。山色湖光,争辉夺日。
佛法禅道,日月灯烛。眼放电光,机逾臂竹。
说云门禅,如珠走盘。唱无生曲,铿金戛玉。
千眼洞明,万机攒簇。佛祖并驱,水云叠足。
掣颠掣狂,可记可录。诳嚇闾阎,鼓荡流俗。
眉毛厮结,形影相逐。把手共行,孤峰独宿。
彼上人者,难继高躅。
因甚如此,为佗牵犁入市,骑牛上屋。
七九从来八十三,六六何曾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