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鲍山》
《鲍山》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

道人心是矛戟,山前那得叔牙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àoshān
sòng / cénggǒng

yúnzhōngdiǎnbàoshānqīngdōngwàngnénglìngliǎngyǎnmíng

ruòdàorénxīnshìmáoshānqiánshūché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矛戟(máo jǐ)的意思:指战争或争斗中双方相互对峙,准备交战的状态。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叔牙(shū yá)的意思:叔牙是指一个人在困境中表现出勇敢坚毅的精神和意志。

牙城(yá chéng)的意思:指城墙坚固,守备严密的城市,也用来形容人的口才非常出色。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鉴赏

这首诗名为《鲍山》,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曾巩。诗中以鲍山为引子,通过描绘鲍山的青翠之色,表达了诗人远眺鲍山时的清新感受。"云中一点鲍山青"形象地刻画了鲍山在云雾中的秀美景象,犹如一点绿意在眼前点亮,令人眼前一亮。

接下来的两句"东望能令两眼明"进一步强调了鲍山对于视觉的舒缓作用,仿佛能够洗涤心灵,让人心情开朗。诗人以"人心是矛戟"比喻人心的复杂与纷扰,暗示鲍山的宁静之美有如和平的良药,可以抚慰人心中的冲突和焦虑。

最后的反问"山前那得叔牙城"则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将,以忠诚闻名。诗人借此表达,如果人心充满矛盾,像鲍山这样的宁静之地也无法存在。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展现出诗人对鲍山的喜爱以及对内心平和的向往。

翻译
云端中有一抹鲍山的青色,向东望去能让人眼前明亮。
如果说人心像矛和戟般尖锐,那么在山前哪里还能有叔牙的忠诚之城呢?
注释
云中:指天空中的某个位置。
鲍山:可能是地名,也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或景色。
人心:人的内心世界,情感和思想。
矛戟:比喻人心的尖锐和冲突。
叔牙城:古代忠臣叔牙的典故,象征忠诚和信任。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0)

浦江道中三绝·其二

篮舆风紧揭疏帘,雨著春衣润欲粘。

满眼阴云压平野,此时怀抱恶憎嫌。

(0)

次韵和甫咏雪

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0)

招客赏菊

今年月有闰,菊花开较迟。

明年无赢缩,花开当及时。

有花与无花,摘蕊泛酒卮。

况是好时节,风日生光辉。

但愿身老健,长与花为期。

犹胜陶徵君,无酒空赋诗。

(0)

悯农二首·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0)

广陵散

广陵散,妙哉嵇公其旨深,谁知此是亡国音。

商声慢大宫声微,强臣专命王室卑。

我闻仲达窥天禄,人见飞鸟在晋屋。

子元废芳昭杀髦,常道乡公终荡覆。

义师三自广陵起,功皆不成竟夷戮。

广陵散,宣诛凌。景诛俭,文诛诞。

广陵散,晋室昌,魏室亡。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