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不求世售,世亦不我贵。
意到语自工,心真理亦邃。
我欲追其韵,恨无三尺喙。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大事(dà shì)的意思:重要的事情或事件
归田(guī tián)的意思:指离开尘世归隐田园,追求宁静的生活。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嗟叹(jiē tàn)的意思:表示悲叹、叹息、惋惜之情。
可人(kě ré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气质或性格让人感到可爱、令人喜欢。
区中(qū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处于中间位置的地方或状态。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视区(shì qū)的意思:指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
田园(tián yuán)的意思:指乡村、农田或田园生活,也用来形容宁静、安逸的环境。
同志(tóng zhì)的意思:指志趣相同,立场相近的人,也可以指亲密的朋友。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忘味(wàng wèi)的意思:指忘记了原本的味道,比喻经历了时间的冲刷或变故后,对事物的感受、记忆、情感等逐渐淡漠或消失。
下视(xià shì)的意思:低头看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虞韶(yú sháo)的意思:指对人民的忧虑和关心。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真理(zhēn lǐ)的意思:真实的事实或道理。
中贤(zhō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
自慰(zì wèi)的意思:
◎ 自慰 zìwèi
(1) [console oneself]∶自己安慰自己,在痛苦或沮丧时予以自我安慰,以减轻忧愁并振奋精神
聊以自慰
(2) [masturbation]∶手淫的别称
不如归(bù rú guī)的意思:不如归的意思是不如回去,指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不如早点回去,以免继续损失。
三尺喙(sān chǐ huì)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尖锐刻薄,嘴巴尖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深刻感悟与致敬之作。通过阅读陶渊明的集子,谢逸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生活态度和诗歌创作的钦佩之情。
首句“渊明从远公,了此一大事”,点明了陶渊明与佛教高僧远公之间的关系,暗示了陶渊明在追求精神解脱与自然和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接着,“下视区中贤,略不可人意”两句,对比了世俗中的贤者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突出了陶渊明超脱尘世的境界。
“不如归田园,万事付一醉”表达了一种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以酒解忧,这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也是一种对内心自由的追求。接下来,“挥觞赋新诗,诗成聊自慰”描绘了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创作诗歌的情景,通过诗歌来慰藉心灵,寻找精神的寄托。
“初不求世售,世亦不我贵”表明了陶渊明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也不在意世人的评价,这体现了他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而“意到语自工,心真理亦邃”则赞扬了陶渊明诗歌创作的高超技艺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认为他的作品能够触及人心深处,传达出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最后,“何必闻虞韶,读此可忘味”一句,借用古代音乐的典故,强调了陶渊明诗歌的感染力,即使不听虞舜的韶乐,仅读其诗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和美感。谢逸表达了自己渴望追随陶渊明韵律的愿望,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作诗来表达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赞美,展现了谢逸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艺术和精神自由的重视。
愤王祠庙桃花下,愁苦看春又隔年。
今夜白蘋风更恶,去时须傍采菱船。
老艾先生殁,骎骎四纪年。
衣冠常叹惜,文字合刊传。
东峦乃犹子,遗藁掇拾全。
网山虽上足,无刀堪雕镌。
从游今殆尽,录藏多散捐。
裔孙韪君应,发愤起收编。
甲集且流布,俸微艰得钱。
晚春题壁去,名姓辉蓝田。
制锦增廪给,乙丙寻踵前。
搜罗必盈十,但祝君高迁。
我老不可待,权舆已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