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是(bié shì)的意思:表示不同于寻常、与众不同。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歌筵(gē yán)的意思:歌筵是指在宴会上伴随着歌声的宴会席位。形容宴会热闹、欢乐。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红袖(hóng xiù)的意思:红袖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女子的红袖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容貌。
鸡苏(jī s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却很糟糕。
绛纱(jiàng shā)的意思:绛纱是指一种红色的细布料,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今宵(jīn xiāo)的意思:指今晚、今夜,也表示时间短暂,转眼即逝。
情味(qíng wèi)的意思:指情感的深厚和真挚,以及生活的温馨和美好。
藤床(téng chuáng)的意思:指一种用藤条编织而成的床,比喻虚弱无力或缺乏斗志的状态。
瓦枕(wǎ zhěn)的意思:瓦枕是指用瓦片垫在枕头下面,比喻生活简朴,不奢华。
无比(wú bǐ)的意思:非常、极其,用来形容某种程度超过一切可比较的限度。
吟鞭(yín biān)的意思:吟鞭是一个中国成语,指的是骑马行走时,悠闲地吟咏着诗歌,挥舞着马鞭。它形容人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吟咏,享受自己的世界。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 翻译
- 瓦制的枕头和藤编的床铺,道人劝我喝鸡苏水。这水清澈无比。
怎能比得上今夜的心情?红衣女子传递着酒杯,别有一番风味。歌宴开始。
在红色纱帐的光影中,似乎听见吟诗人的马鞭声落下。
- 注释
- 瓦枕:用瓦制成的枕头。
藤床:用藤条编织的床。
鸡苏水:一种清凉解渴的草药水。
清虽无比:清澈的程度无人能及。
何似:怎能比得上。
红袖:穿着红色衣袖的女子。
别是:与众不同。
歌筵:歌宴。
绛纱影:红色纱帐的影子。
吟鞭:古代文人出行时随身携带的马鞭,这里可能象征诗人的灵感或才华。
坠:落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无咎的《点绛唇·瓦枕藤床》。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词人在一个清凉的夜晚,身处简陋的环境,却因为友人的相伴而感到一种难以比拟的情愫。
"瓦枕藤床,道人劝饮鸡苏水。" 这两句描绘了词人与朋友们在简单的条件下共度良宵,享受着清凉的夜晚和纯净的泉水。这里的“鸡苏水”指的是清晨露水中的甘美,形容这水质之清。
"清虽无比。何似今宵意。" 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今夜与往常的不同,这份情谊、氛围,是难以用清凉来衡量的,它超越了一般的标准和感受。
"红袖传持,别是般情味。" 这里“红袖”通常指女性,而在此处或许暗示着一段情谊,或是一种特别的情愫。这份情谊与常人不同,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交流。
"歌筵起。绛纱影里。应有吟鞭坠。" 诗尾三句描写了一场宴席的氛围,词人在这种温馨而又带有一丝神秘的环境中,似乎听到了马鞭落地的声音。这不仅是对声音的描绘,更是对那份情谊深处的捕捉。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清水、友情以及独特氛围的描述,展现了词人对这一刻珍贵时光的感受和纪念。它不仅是一种生活写照,更是一次心灵上的触碰与交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平原田家行
零星矮屋茅数把,散住榆林柳林下。
磊墙遮雪防骤风,妇女颓垣拾砖瓦。
黄牛买得新垦田,土戟犁浅牛欲眠。
古河无水挂龙骨,自萦蒲绳探苦泉。
山蚕食叶黄茧老,野火烧桑桑树倒。
四畔灵鸡喔喔啼,九月霜风落红枣。
春丝夏绢输税钱,木绵纺布寒暑穿。
放舂黄米为新酒,学唱货郎为管弦。
平田旱多麦少熟,杏尽梨枯惟食粟。
衣粗食恶莫用悲,犹胜北军离乱时。
拟古诗十九首·其十三驱车上东门
良辰集宾友,载酒登北邙。
百草何离离,高坟被山冈。
四野生悲风,夕日寒无光。
狐狸穴空圹,稚子觅亡羊。
人生寄一世,奄逝若朝霜。
高堂与大宅,终作荆棘场。
蓬莱隔弱水,仙说成荒唐。
及时且行乐,勿用徒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