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杨 可 及 第 还 乡 宋 /梅 询 君 恩 兼 喜 拜 维 桑 ,路 入 家 山 道 更 光 。春 色 殿 前 初 脱 白 ,秋 风 陇 上 见 焚 黄 。偏 留 名 纸 呼 先 辈 ,喜 著 蓝 袍 到 故 乡 。科 第 孝 思 俱 已 遂 ,却 经 剑 栈 莫 凄 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焚黄(fén huáng)的意思:焚烧黄色的东西,指烧毁书籍或文化遗产,也用来比喻摧毁知识、文化等。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科第(kē dì)的意思:指官职高的人,也指高级官员。
蓝袍(lán páo)的意思:蓝袍指的是官员的服装,也代表官员身份和权力。
陇上(lǒng shàng)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可指陇西地区的人民。
名纸(míng zhǐ)的意思:指声名远扬、名声在外的文献、文书或文件。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山道(shān dào)的意思:山间的小道,也指行路艰难。
脱白(tuō bái)的意思:指摆脱束缚、摆脱困境,使自己从困难中解脱出来。
维桑(wé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在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了保持原状或原有的利益而暂时停止,不再继续发展。
先辈(xiā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地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高的人。
孝思(xiào sī)的意思:对父母的孝顺和思念。
- 翻译
- 皇上恩泽使我欣喜如归桑梓,回家的道路因熟悉而更加明亮。
春天的皇宫前我初次卸下官服的白色,秋天的原野上我看到落叶被焚烧变为金黄。
特别地,我留下名帖邀请前辈们,穿着蓝色官袍回到久别的故乡。
科举考试和孝心的愿望都已实现,但再次经过剑阁栈道时,请不要感到凄凉。
- 注释
- 君恩:皇上的恩惠。
兼:同时。
喜:欢喜。
拜维桑:拜见家乡。
路入家山:道路通向家乡。
道更光:道路显得更加明亮。
春色殿前:春天的皇宫前。
初脱白:初次脱下白色官服。
秋风陇上:秋天的田野上。
见焚黄:看到落叶被焚烧。
偏留:特意留下。
名纸:名帖。
先辈:前辈。
喜著蓝袍:高兴地穿上蓝色官袍。
科第:科举考试。
孝思:孝心。
俱已遂:都已经实现。
却经剑栈:再次经过剑阁栈道。
莫凄凉:不要感到凄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询所作的《送杨可及第还乡》。诗中表达了对杨可及第归乡的喜悦和对他的祝福。首句“君恩兼喜拜维桑”体现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杨可衣锦还乡的双重喜悦,"维桑"象征着家乡和亲情。接下来的"路入家山道更光"描绘了道路因杨可的到来而显得更加明亮,暗示了他的荣耀归途。
"春色殿前初脱白,秋风陇上见焚黄"两句通过季节变化,形象地展示了杨可从春天的殿前考试成功,到秋天踏上故乡土地的情景,寓意着他的学业有成。"偏留名纸呼先辈"表达了对杨可尊长的敬意,以及他带回的荣耀让故乡人倍感自豪。
最后两句"科第孝思俱已遂,却经剑栈莫凄凉",既肯定了杨可的科举及第和孝心达成,也提醒他在回乡途中不必过于感伤,因为他的努力和孝心都已得到回报。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温情与鼓励的送别诗,洋溢着对人才归乡的欣慰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女兄自临平至武林,拟泛西湖,雨阻不果,谱词志怅,遂和其韵
片帆才到西泠路,无端湿云低扫。
雨带龙腥,风行鹢退,却被角张相扰。山灵应笑。
叹薄命生成,冶游难料。
碎墨零笺,扣舷打个断魂稿。游踪休恨草草。
待小红历乱,沙棠重到。
姊妹花娇,湖山境靓,任我坐吟行啸。前缘未了。
也留得天涯,雪泥鸿爪。只恐登临,六桥秋又老。
满江红.西湖咏古十首·其十西泠苏小
苏小钱塘,想当日、烟花世界。
西泠下、美人黄土,一杯千载。
垂柳楼台歌舞歇,笑桃门巷沧桑改。
葬秋坟、不断雨和风,愁如海。遥山抹,横眉黛。
新蒲展,挼裙带。结同心松柏,绿阴团盖。
翠烛有光诗境冷,钿车何处春魂待。
可怜生、杯酒踏青浇,婵娟拜。
疏影
东风点笔,似描来倩影,刚晕浓碧。
大叶烟疏,小朵香迟,胭脂未染颜色。
红妆面面何曾见,错认作、翠钿抛掷。
一两丛、移近南墙,好待捲帘人立。
花事前番过也,秋千坼遍了,撩鬓无力。
不借春阴,不到秋阴,闲杀绿草诗客。
断肠欲寄回文锦,奈几缕、朱丝难织。
最可怜、低覆凉阶,怕照半痕斜日。
意难忘.冬闺
露结霜浓。怅年华似水,近了残冬。
春来何缓缓,秋去太匆匆。梅冷淡、竹龙钟。
又雪舞长空。便好将、杯醽泛绿,炉火围红。
传书不见飞鸿。觉夜吟兴倦,晓镜妆慵。
风痕疏鬓雾,寒色锁眉峰。收黛笔、倚薰笼。
待检点诗筒。可奈它、分阴要惜,催理针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