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姿(bīng zī)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冷傲,像冰雪一样清冷美丽。
干冰(gān bī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冷酷无情、没有感情。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蓬门(péng mén)的意思:指草屋的门,比喻贫苦的家庭。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晴光(qíng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明与美好。
情见(qíng xiàn)的意思:指情感相投,意见一致。
盛事(shèng shì)的意思:盛大的事件或庆典
吴越(wú yuè)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争斗或竞争。
雪屋(xuě wū)的意思:指在冰雪覆盖的环境中建造的临时住所。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寻梅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树在阳光下的美丽姿态,以及与之相映成趣的人物活动。首句“晴光十里照平原”,开篇即以广阔的视野引入,阳光普照,为整个场景铺垫了明亮而温暖的基调。接着,“铁干冰姿盛此村”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梅树比作铁干,形容其坚韧不拔,同时“冰姿”则突出了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的清冷之美,两者结合,形象地描绘出梅树在冬日中的独特魅力。
随后,诗人通过“高士着衫归雪屋,老僧乞食到蓬门”两句,引入了人物活动,高士与老僧的形象分别代表了文人雅士与宗教人士,他们或归家或行走在村落间,与梅树形成和谐共生的画面,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气息。这两句不仅丰富了画面内容,也暗示了梅树在不同人群心中的不同意义。
“难将盛事追吴越,但了閒情见鹤猿”两句,表达了对眼前美景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宁静。这里的“吴越”泛指古代的江南地区,常用来形容风景优美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强调了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完全捕捉和描述的。
最后,“谷口有人窥得我,此心如水已无言”两句,以谷口窥视者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这里的“此心如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如同平静的水面,没有任何波澜,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不仅是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体现了他在自然美景面前所达到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日寻梅的美妙场景,以及诗人在此过程中所体验到的自然之美、人文之趣和心灵之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瀛州图送陆翁东归
闭门六月雨,堆案多诗书。
陆君索我诗,僮仆走且呼。
麾之不肯去,坚卧庭前除。
一朝再三至,我已愧此奴。
空堂展图画,倦眼开模糊。
层楼挟翥凤,倒景凌飞凫。
翠羽色婀娜,金支光有无。
依微动天籁,彷佛闻笙竽。
不知何方境,乍可留须臾。
昔逢沧洲子,云是登瀛图。
如闻六合外,复有真蓬壶。
吾方困炎溽,颇欲超寰区。
自嗟尘凡骨,或与神仙殊。
君家老仙客,被服云霞裾。
仰视园中人,飘飖岂其徒。
当携方平子,共解双明珠。
垂竿拂海月,举手招天吴。
吾能操几杖,欲往不得俱。
惟将作诗意,目送归江湖。
《题瀛州图送陆翁东归》【明·李东阳】闭门六月雨,堆案多诗书。陆君索我诗,僮仆走且呼。麾之不肯去,坚卧庭前除。一朝再三至,我已愧此奴。空堂展图画,倦眼开模糊。层楼挟翥凤,倒景凌飞凫。翠羽色婀娜,金支光有无。依微动天籁,彷佛闻笙竽。不知何方境,乍可留须臾。昔逢沧洲子,云是登瀛图。如闻六合外,复有真蓬壶。吾方困炎溽,颇欲超寰区。自嗟尘凡骨,或与神仙殊。君家老仙客,被服云霞裾。仰视园中人,飘飖岂其徒。当携方平子,共解双明珠。垂竿拂海月,举手招天吴。吾能操几杖,欲往不得俱。惟将作诗意,目送归江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667c6d830408d0642.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