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砌丛生菊,何关老意多。
浇花惊易燥,耘草喜成科。
枕腊尤宜睡,餐香岂待哦。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菊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通过“拥砌丛生菊”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菊花在石阶旁茂盛生长的场景,展现出一种自然与和谐之美。接着,“何关老意多”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不因年岁增长而减少其魅力的感慨,暗示了菊花的坚韧和持久。
“浇花惊易燥,耘草喜成科”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照料菊花的情景,既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浇水时担心土壤干燥,除草时欣喜于看到植物成长,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态度。
“枕腊尤宜睡,餐香岂待哦”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在寒冷的冬日里,菊花的香气能让人感到温暖,甚至可以成为陪伴睡眠的好友;而品尝菊花的香气,无需吟诗作赋,也能获得心灵的愉悦和平静。
最后,“渊明藏不尽,满把尚婆婆”引用了陶渊明喜爱菊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深厚情感。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诗人,以爱菊著称,这里的“渊明藏不尽”暗示了菊花的美丽和魅力超出了言语所能表达的范畴,而“满把尚婆婆”则可能是在赞美菊花即使在手中把玩,依然保持其自然、优雅的姿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感受美的心境。
我无四目与两口,但在人间更事久。
死生元是开阖眼,祸福正如翻覆手。
消磨日月几緉屐,陶铸唐虞一杯酒。
既非狗马要盖帷,那计风霜悴蒲柳。
灶突无烟今又惯,龟蝉与我成三友。
判知青史无功名,只用忍饥垂不朽。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
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
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
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
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
未任供舂磨,且可资摘嗅。
千团输太官,百饼衒私斗。
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