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边太守登城韵》
《和边太守登城韵》全文
明 / 苏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扼险(è xiǎn)的意思:紧紧抓住危险的要害部分,使其无法发展或扩大。

拂云(fú yún)的意思:拂云是指轻轻触摸云彩,比喻能力高超或者成就非凡。

湖湘(hú xiāng)的意思:形容湖南和湖北两省的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居重(jū zhòng)的意思:居于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地位或作用。

雄据(xióng j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势力占据优势地位,牢牢控制局势。

倚天(yǐ tiān)的意思:依靠天地之力量,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重地(zhòng dì)的意思:指地势险要,重要的地方。

万家春(wàn jiā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气息弥漫到每个家庭,万物复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太守与友人一同登临倚天楼的情景,俯瞰着湖湘大地的第一州,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首句“拂云城郭倚天楼”,以“拂云”形容城郭之高,仿佛能触及云端;“倚天楼”则点出楼阁之巍峨,直插云霄,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不仅描绘了楼阁的地理位置之高,也暗示了其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次句“雄据湖湘第一州”,直接赞美了这座城郭的地位,称其为“雄据”,意味着它在湖湘地区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和影响力,是第一州的象征。这种自豪感和自信溢于言表。

第三句“扼险有人居重地”,进一步揭示了这座城郭的战略价值。它处于险要之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体现了其在军事防御上的重要性。同时,“有人居重地”也暗含了这里的人们智慧与勇气,他们能够在此险要之地建立并守护家园。

最后一句“万家春色映江流”,将视角从宏观转至微观,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在春天的季节里,万家灯火映照在江面上,不仅展现了城市的繁荣景象,也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江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与“春色”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太守所处之地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上人民智慧与勇气的赞颂。

作者介绍

苏仲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一丙午重阳前二日雨霁,泗泾倚阑望九山

云琐吴山,重阳近、满城风雨。

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

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

纵乌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村隐隐,牛羊路。

烟冉冉,蒹葭渡。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

世乱可堪逢节序,身闲犹有余风度。

且凭高、呼酒发狂歌,愁何处。

(0)

一剪梅.秋怀

细雨蘋丝叶叶秋。山自悠悠。水自悠悠。

寒灯几点笛声幽。不是渔舟。便是菱舟。

病客天涯悔浪游。花也增愁。月也增愁。

双鱼寂寞泪长流。身在江楼。梦在妆楼。

(0)

大酺.和秋岳春忆

忆柳如烟,乌啼月,江左琅邪何处。

高楼红树里,有银筝纨扇,与花相妒。

六代莺声,三山草色,曾记游人来否。

芳怀随云收,悔东华走马,此行原误。

更风满败梧,日斜横笛,燕穿絮飞。包胥无一旅。

看公等、歌舞夸南渡。

为问取、夷吾往矣,祖逖何如,绣芙蓉、那能频顾。

梦逐江流去,还懊恼、数峰遮住。料难到、家山路。

菱花怜我,萧索长卿非故。倩谁百金买赋。

(0)

水调歌头.述怀用苏东坡中秋韵

小住为佳耳,万事总繇天。

乞天判与沉醉、断送奈何年。

往日宝刀横吹,入夜清灯疏雨,鬓发暮云寒。

吾老是乡矣,双袖百花前。倦司马、穷阮籍,只高眠。

宿酲刚醒,又问明月可曾圆。

长策琼台采药,小隐于陵织履,雅操仗君全。

放眼凭栏久,风露正娟娟。

(0)

行香子·其一登斋中小楼

雾敛高旻。楼敞无尘。捲残霞、恰受斜曛。

俯凭飞槛,远眺城闉。看花如绣,山如沐,草如茵。

绿窗窈窕,碧树缤纷。傍朱栏、怪石嶙峋。

奇书堪把,浊酒重斟。喜冬宜雪,秋宜月,夏宜云。

(0)

滴滴金.咏腊梅花

玉人栀貌天然别。换冰肌,涂娇额。

磬口檀心两奇绝。映东篱颜色。移来真蜡霜姿洁。

点酡酥,酿蜂蜜。暖癸幽香擅冬日,逗春工消息。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