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使辽作十四首·其三》
《使辽作十四首·其三》全文
宋 / 刘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礼为王人重,关亭道路除。

荒城初部落,名镇古巫闾。

习俗便乘马,生男薄负锄。

传闻断腕地,岁岁作楼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部落(bù luò)的意思:指一个由多个家庭组成的社会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统。

乘马(chéng mǎ)的意思:骑马行走,指乘坐交通工具出行。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断腕(duàn wàn)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牺牲,尤其是舍弃自己的利益或重要的东西。

楼居(lóu jū)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住宅,比喻高处居住或地位高。

王人(wáng rén)的意思:指能够统御众人、领导众人的人物。

习俗(xí sú)的意思:

◎ 习俗 xísú
[custom;convention] 风俗习惯
文化习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生活习俗与地理环境,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地域特色。

首句“礼为王人重”,点明了边疆地区对于朝廷礼仪的重视,体现了边疆与中央政权的紧密联系。接着,“关亭道路除”描述了边疆地区为了方便往来,清除道路障碍,展现了边疆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荒城初部落,名镇古巫闾”两句,通过对比荒凉的边城与历史悠久的名镇巫闾山,突出了边疆地区的变迁与历史积淀。荒城与部落象征着边疆的原始与未开化,而名镇巫闾则代表了边疆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习俗便乘马,生男薄负锄”揭示了边疆地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观念。边疆人民习惯于骑马出行,反映了他们对速度与自由的追求;同时,对生男孩的轻视(“薄负锄”意指不看重农耕),可能反映了边疆地区以游牧或狩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最后,“传闻断腕地,岁岁作楼居”描绘了一处传说中的断腕之地,每年都会有人在此建楼居住。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边疆地区独特的文化信仰与生活习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文化信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同时也反映了宋代边疆治理与文化交流的复杂面貌。

作者介绍

刘跂
朝代:宋

永静军东光人,字斯立,号学易先生。刘挚子。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朝奉郎,哲宗绍圣间从父于新州谪所。徽宗立,诏返挚家属,跂诉文及甫之诬,及甫被贬。后遭党祸,编管寿春,为官拓落,政和末以寿终。有《学易集》。
猜你喜欢

双节堂为郑立之参议赋

姑之心,冰与清,妇之心,玉与贞。

谁知贞玉与清冰,两世一门双节并。

双节并,两心毕,百年秪为三泉日。

三泉相见堪一莞,葛源之流今日远。

君不见州司举例表门楣,双节遣孤同一辞。

(0)

合州训导丘陵资阳训导徐泰皆贡自安宁持原复提学书来临别各赋一诗为赠泰之先吾华亭人也·其二

西州文学故乡人,京邑相逢意自亲。

归见邺侯烦致语,江湖情事若为伸。

(0)

曹定庵寿八十一

九山南下富林庄,横浦斜连八曲塘。

长向云霄目双凤,独馀霜柏峙高冈。

诗书盛有诸孙继,齿发谁如暮景强。

八十春秋重起算,广成今在水云乡。

(0)

文仪别予赴会试风甚留宿拈韵赋此为赠

错指长云怪石尤,海天回首是瀛洲。

飙轮未会三山驾,文笔先题五凤楼。

到手锦标堪一笑,临岐红烛且须留。

前年六博非空兆,有待金羊送綵辀。

(0)

寄高曾唯

千里南河入望赊,美人有约赋皇华。

乡音不远经冬雁,云路常瞻八月槎。

官好水曹清彻底,名高玉树净无瑕。

北堂春日花如锦,时向公馀奉小车。

(0)

送道士周翠岩还松江

飙轮不到海东头,梦里三山日夜浮。

归去有时应驾鹤,别来几处见乘牛。

风清晓殿思金磬,云淡春空送綵辀。

借问赤松千载后,幅巾还许伴清游。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