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在蓟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和农民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情赞美。
首句“几片春云欲放晴”,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春日云彩即将驱散阴霾,带来明媚阳光的景象,预示着生机勃勃的季节即将展开。接着,“蓟邱廿里亸鞭行”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辽阔的丘陵间,马鞭轻轻垂下的悠闲姿态,与广阔的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画面,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最怜农父黄牛瘦”,诗人将目光转向辛勤耕耘的农民,特别是那头瘦弱的黄牛,表达了对劳作者的深切同情与敬意。这不仅是对个体的关怀,更体现了对劳动人民奉献精神的颂扬。
最后一句“借种相将趁湿耕”,则展现了农民利用雨水充沛的时机播种的情景,既体现了农事的紧迫性,也反映了他们顺应自然、把握时机的智慧。通过这一细节,诗人传达了对农耕文化的尊重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风光与农民的生活场景,蕴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农耕文化的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永遇乐·浅晕修娥
浅晕修蛾,脆痕红粉,犹记窥户。
香断帘空,尘生砌冷,谁唤青鸾舞。
春风花信,秋宵月约,历历此心曾许。
衔芳恨、千年怨结,玉骨未应成土。
木兰艇子,莫愁何在,谩系寒江烟树。
事逐云沈,情随佩冷,短梦分今古。
一杯遥夜,孤光难晓,多少碎人肠处。
空凄黯、西风细雨,尽吹泪去。
风入松·粉娇曾隔翠帘看
粉娇曾隔翠帘看。
横玉声寒。
夜深不管柔荑冷,樱朱度、香喷云鬟。
霜月摇摇吹落,梅花簌簌惊残。
萧郎且放凤箫闲。
何处骖鸾。
静听三弄霓裳罢,魂飞断、愁里关山。
三十六宫天近,念奴却在人间。
风入松·卷帘日日恨春阴
卷帘日日恨春阴。
寒食新晴。
马蹄只向南山去,长桥爱、花柳多情。
红外风娇日暖,翠边水秀山明。
杜郎歌酒过平生。
到处蓬瀛。
醉魂不入重城晚,秾欢寄、桃叶桃根。
绣被嫩寒清晓,莺声唤醒春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