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黄 生 宋 /陈 师 道 入 竹 投 窗 夜 有 声 ,似 违 残 腊 作 初 正 。三 更 爽 气 侵 危 坐 ,万 里 回 风 逼 发 生 。呵 笔 小 吟 撩 我 老 ,闭 门 高 卧 见 君 情 。只 今 剩 作 惊 人 句 ,颇 觉 吟 边 意 未 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腊(cán là)的意思:指在岁末年初,冬天将尽、春天将至之际,残存的冬季寒冷。
发生(fā shēng)的意思:指事件或事情的发生、出现。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更爽(gēng shuǎng)的意思:更加舒适、愉快、畅快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境变得更加令人满意和愉快。
呵笔(hē bǐ)的意思: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时笔触疾速,如风一般。
回风(huí fēng)的意思:
(1).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清 钱谦益 《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
(2).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
(1).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风。” 清 曹寅 《惠山纳凉歌》:“柳上一蝉鸣不已,柳下迴风激流水。”
(2).曲名。《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 李延年 和之。于 芝生殿 唱《迴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惊人(jīng rén)的意思:非常令人吃惊或震惊的事物或情况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危坐(wēi zuò)的意思:指坐在危险的地方或情况中。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 注释
- 入竹:投入竹窗。
违残腊:告别寒冬。
初正:新春。
三更爽气:深夜凉爽的气息。
危坐:静坐。
万里回风:远处吹来的风。
呵笔:对着冷笔。
撩我老:感叹岁月催人老。
闭门高卧:静心独处。
惊人句:惊人的诗句。
吟边意未平:创作热情未消。
- 翻译
- 夜晚时分,投入竹窗的声音清脆响亮,仿佛在告别寒冬,迎接新春的到来。
深夜里,凉爽的气息穿透寂静,远处的风吹过,似乎催促着生命的萌动。
我对着冷笔轻声吟唱,感叹岁月催人老,关上门静心独处,感受你的深情。
如今只能写出惊人的诗句,心中对创作的热情并未平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黄生》,通过对夜晚竹林中的声音描绘,诗人展现了冬末春初的时节转换。"入竹投窗夜有声,似违残腊作初正",这两句写深夜竹叶摩擦窗户,仿佛在告别严冬,迎接新春的到来。接着,"三更爽气侵危坐,万里回风逼发生",诗人感受到清冷的夜风带来春天的气息,令他坐立不安,期待新生。
"呵笔小吟撩我老",诗人边呵暖冻僵的笔,边低声吟咏,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闭门高卧见君情",通过闭门独处,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黄生的理解和情感共鸣。最后,"只今剩作惊人句,颇觉吟边意未平",诗人表示尽管年事已高,但仍渴望写出惊人的诗句,内心创作的热情并未消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对季节更替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感慨的深沉表达,体现了陈师道诗歌的清新自然与深情内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风第一枝·其一咏春雪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