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冲冲(chōng chōng)的意思:形容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的样子。
东壁(dōng bì)的意思:指东方的墙壁,比喻坚固的后盾或可依靠的支持。
巾冠(jīn guān)的意思:巾帽,指官职、地位等。
狼籍(láng jí)的意思:形容混乱、凌乱的状态。
宿闻(sù wén)的意思:传闻已久的事情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下中(xià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或对立的事物中,选择一个中间的、适中的位置或态度。
晓月(xiǎo yuè)的意思:晓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明亮的月光。它常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心灵或高尚的品质。
哑哑(yā yā)的意思:形容说话声音低微、轻柔。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下中天(xià 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下降到地面,形容雨势非常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更时分难以入眠的情景,以及对周围环境细腻的感受。首句“五更不成梦,起坐倚东壁”写出了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状态,倚靠在东壁上,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焦虑。接着,“晓月下中天,照我西屋白”描绘了清晨月光洒满西屋的景象,通过月光的明亮与洁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
“路行相冲冲,林宿闻哑哑”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界的观察,描述了路上行人匆匆,林间鸟鸣声声,生动地展现了黎明前后的自然景象。最后,“便欲就巾冠,巾冠正狼籍”表达了诗人想要整理仪容,却发现自己头上的巾冠散乱不堪,这一细节既体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幽默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五更时分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转、自然的韵律以及人物的情绪变化,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