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二十兄还镇江》
《送二十兄还镇江》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此行检校幽栖事,佳处知公故未忘。

新笋定应过母大,旧松想亦及人长。

老来对客须灵照,贫后持家孟光

世乱身危何处是,二年孤负北窗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èrshíxiōngháizhènjiāng
sòng / chùquán

xíngjiǎnxiàoyōushìjiāchùzhīgōngwèiwàng

xīnsǔndìngyìngguòjiùsōngxiǎngréncháng

lǎoláiduìlíngzhàopínhòuchíjiājièmèngguāng

shìluànshēnwēichùshìèrniánběichuāngliá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持家(chí jiā)的意思:指管理家务、家庭经济的能力和责任心。

孤负(gū fù)的意思:指单独承担责任或背负某种困难,没有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佳处(jiā chǔ)的意思:指好处、优点、益处。

检校(jiǎn jiào)的意思:检查校正,核对修正。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灵照(líng zhào)的意思:指思想敏捷,理解力强,能够迅速领悟事物的真理或道理。

孟光(mèng guāng)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声誉。

行检(xíng jiǎn)的意思:指行动谨慎,审慎思考后再行动。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注释
检校:检查。
幽栖:隐居。
事:生活。
故未忘:并未遗忘。
新笋:新生的竹子。
母大:超过母亲的高度。
旧松:古老的松树。
及人长:和人一样高。
灵照:敏锐的洞察力。
孟光:东汉贤妻孟光,以贤良著称。
世乱:世道动荡。
身危:自身危险。
孤负:辜负。
北窗:北边的窗户,常用来指代隐居生活。
翻译
正在检查隐居的生活,您心中那些美好的地方并未遗忘。
新竹想必已超过母亲的高度,旧松也该和人一般高大。
年迈时接待客人需要敏锐的洞察力,贫困后持家则需像孟光那样贤良。
世道动荡,自身危险,哪里才是安身之处?两年来辜负了北窗的清凉时光。
鉴赏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担忧。首句“此行检校幽栖事”表明诗人在寻访隐居之地的同时,也在回忆过往;紧接着“佳处知公故未忘”则显示出诗人对朋友所在美好地方的记忆犹新,并且怀念这段友情。

第三句“新笋定应过母大,旧松想亦及人长”通过对比新竹与老松的大小和生命力,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生命的成长变化。第四句“老来对客须灵照,贫后持家藉孟光”则是诗人对于年老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在贫困时仍要依靠坚强意志支撑家庭的哲理。

最后两句“世乱身危何处是,二年孤负北窗凉”表达了诗人面对动荡的世界和个人生命安全的担忧,以及在这动荡中独自一人承受寒冷的寂寞。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感咏二十首·其十一

隆寒拥裘坐,谁肯念无衣。

膏粱已充腹,宁恤他人饥。

富忘昔日贫,贵弃贱交知。

自古皆如然,非今独有之。

唯爱鲍叔贤,让金无所疑。

绨袍恋恋者,尚系故人思。

古道日已远,世情转堪悲。

在生不欺死,延陵挂剑时。

(0)

别山僧

飞锡飘飘随所之,白云来去本无时。

今朝暂向空门别,世路相逢未可期。

(0)

饶三溪翁邀饮·其二

径曲花盈坞,池通水绕门。

白云帘外岫,绿树郭边村。

抚景閒观化,栖心静避喧。

微臣閒更乐,总荷圣明恩。

(0)

除夕汇诗

一杯频酌酹诗魔,月夕风晨赖汝多。

吸取云烟藏玉匣,凭谁书就换笼鹅。

(0)

诸弟启馆

古木森森喜鹊鸣,延师启馆习儒经。

吹开桃李春风暖,遍照江山午日明。

鲁酒对君头未白,芳邻接我眼常青。

叮咛诸弟须勤学,好梦池塘春草生。

(0)

西庄六景选二·其二篁溪晓渡

露下危樯曙色开,吴歌遥傍橹声来。

疏钟淡月孤舟晓,远水幽篁独鸟催。

人语渡头喧羽楫,龙吟风外助霞杯。

济川未问商岩事,且趁风清过曲隈。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