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探官》
《探官》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版图填写百官志,楮券类排千字文

堪笑吾儒多伎俩一时鬻爵僣吾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官(bǎi guān)的意思:指各级官员,也指官僚体制。

版图(bǎn tú)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领域的疆界、边界。

楮券(chǔ quàn)的意思:指古代用楮制成的券证,比喻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或虚假的承诺。

伎俩(jì liǎng)的意思:指用巧妙的手段或策略来达到目的的技巧或手法。

堪笑(kān xiào)的意思:非常可笑,令人发笑的事物或情况。

填写(tián xiě)的意思:填写指填写表格、文件或文书上的内容。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鬻爵(yù jué)的意思:出卖爵位

千字文(qiān zì wén)的意思:《千字文》是一篇古代教材,用于教授儿童认字和学习文化知识。

鉴赏

这首诗《探官》是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讽刺手法,展现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版图填写百官志”,以“版图”象征国家的疆域与权力结构,“百官志”则代表了朝廷中的各级官员。通过“填写”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出官员们在权力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也暗含着对官僚体制的审视与反思。

次句“楮券类排千字文”,“楮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纸币,这里用来比喻官府发行的文书或凭证。“千字文”是一篇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常用于儿童启蒙教育。将两者并列,暗示了官府文书的繁复与冗长,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和空洞无物的问题。

后两句“堪笑吾儒多伎俩,一时鬻爵僣吾君”,直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批评。第一句“堪笑吾儒多伎俩”是对士人阶层的自嘲,意指他们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施展的各种手段,显得滑稽可笑。第二句“一时鬻爵僣吾君”则更为激烈地批评了当时社会中为官者为了升迁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冒犯君主权威的现象。这里的“鬻爵”即买卖官职,反映了当时官场的腐败与不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现象的描绘与讽刺,揭示了金末元初时期社会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尤其是官僚体制的弊端与士人阶层的功利心态,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三寿袁六完都谏

列戟门庭,伏蒲夙望,帝里优游。

正介眉嘉日,频开笑口,浮觞仙酝,宛转歌喉。

暂辍趋朝,从容散帙,且自忘机狎野鸥。

盱衡处,把经纶事业,静里搜求。升平乐事清幽。

好共倒、金樽秉烛游。

就霏霏窗雪,时焚谏草,溶溶卿月,近傍琼楼。

蒂拥旌旄,兄依梧影,辉映中朝孰与俦。

春无恙,集南皮宾客,谭宴风流。

(0)

如梦令·其五夜雨

清簟琅玕初展。残角数声风断。

不寐检新诗,雨打芭蕉零乱。人倦。人倦。

一夕荷花缸满。

(0)

烛影摇红.寿沈母八十八,闰八月望后也

满百光阴,琼楼再赏银蟾皎。

蜕辰刚遇闰中秋,天意分明巧。桂子香风未了。

并祥烟、一时清袅。星辉南极,桃熟西池,绮筵开早。

人月双圆,月娥素貌年年好。

西风雁外鹤南飞,瀛海云霞绕。报道金莲屡到。

拥飞琼、醉酣蓬岛。莱衣对舞,秦管联吹,洞天未晓。

(0)

清平乐·其二燕

绿窗惊睡。说尽天涯事。帘外春寒禁不住。

争得重门深闭。雨昏芳草池塘。度花穿柳心忙。

因倚不知情倦,东风梦断昭阳。

(0)

何满子.娄江月夜,追忆先二兄文友

天上依然皎皎,人间一别茫茫。

仿佛娄江曾共被,相携共倒壶觞。

转眼青樽红烛,回头宿草衰杨。

留得遗文千卷,空教泪落琴床。

想到孤坟今夜月,谁存复壁馀光。

夜雨机丝寡嫂,春风书馆儿郎。

(0)

凤凰阁·其二题孙无言半瓢居

恰平分风月,半瓢孙子。沧州半壁堆图史。

祗为求全,莫必得半而止。算容膝、只应如此。

廉让之间,着我于中位置。我生适志耳。

瓠落无成,剖尽茫茫底事。君莫笑、一枝足矣。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