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询敝政,计日趣輶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敝政(bì zhèng)的意思:指破败的政权或腐败无能的政治。
处分(chǔ fèn)的意思:对某人进行惩罚或处罚
粮饷(liáng xiǎng)的意思:指农民所得的粮食和军队所发的饷银。
民思(mín sī)的意思:指人民的思想和意愿。
民风(mín fēng)的意思:指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人们的思想、行为、习俗、风尚等的总和。
丘墟(qiū xū)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丘陵起伏的地方。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室庐(shì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住所或房屋。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随地(suí dì)的意思:随意地、随处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官员深入民间,关注民生疾苦的场景。首句“四牡历丘墟”,以“四牡”代指官员,他们穿越荒废之地,展现了一种深入基层的决心和行动力。接着,“民风随地书”一句,巧妙地将民风与土地相连,暗示了官员通过实地考察来了解并反映当地的社会风气。
“逢人询敝政,计日趣輶车”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官员深入民间,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解决地方问题的决心。官员询问百姓关于政府政策的问题,并且迅速采取行动,体现了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
“兵欲储粮饷,民思奠室庐”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官员关注的层面。一方面,官员考虑军队的粮食供应,体现了对国家军事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百姓渴望安居乐业,表达了对稳定生活的向往。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官员在保障国家安全与促进民生发展之间的平衡考量。
最后,“使君今处分,须体圣明初”一句,点明了官员作为地方长官的责任,强调其行动应符合圣明之始的指导原则,即遵循最高统治者的智慧和道德标准行事。这不仅是对官员个人行为的期望,也体现了对国家治理理念的传承与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官员深入民间、关心民生、兼顾军事与民生发展的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职责的期待与要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陈仲礼四知轩且当折柳之意
陈侯一世豪,笔力万人敌。
卧之百尺楼,平视刘玄德。
收敛湖海气,一室仅容膝。
平生不欺心,自护如拱璧。
客来问字细论文,旋粜官粱买酒樽。
夜深四壁冷彻骨,酒酣一笑温如春。
三年官满何所畜,满船稚乳书几束。
长安侯门高于天,束薪炊米桂炊玉。
问君持此将安归,君言岁收可百斛。
吾侪本无膏粱念,况今老矣其何欲。
宰相时来则为之,切莫倒行夸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