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翰 林 学 士 何 公 挽 词 宋 /范 成 大 盛 际 群 多 士 ,诸 儒 逊 一 贤 。名 场 魁 淡 墨 ,官 簿 到 花 砖 。地 近 行 知 政 ,天 高 不 假 年 。书 生 稽 古 力 ,何 必 尽 台 躔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假(bù jiǎ)的意思:不虚假,不假托,表示真实可信。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官簿(guān bù)的意思:官簿是指官员的账簿或官方文件。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稽古(jī gǔ)的意思:指反复研究、反复琢磨,以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假年(jiǎ nián)的意思:指虚假的年岁,形容虚伪的人或事物。
近行(jìn xíng)的意思:接近和行动。
名场(míng chǎng)的意思:指名声显赫的地方或场所。
盛际(shèng jì)的意思:形容盛大、隆重的场面或气氛。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行知(xíng zhī)的意思:指行动与知识相结合,即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智慧。
知政(zhī zhèng)的意思:指了解政事、懂得治理国家的人才。
- 注释
- 群多士:众多才子。
逊:谦让。
魁:第一名。
淡墨:淡然的态度。
官簿:官职簿。
花砖:比喻官职繁多。
行知政:亲身了解政务。
天高:天命。
假年:等待岁月。
稽古力:研究古籍的努力。
台躔:朝廷高位。
- 翻译
- 在众多才子聚集的盛世,众多学者都谦让于一位贤能之人。
在科举考试中,他以淡然的态度名列前茅,官职簿上他的名字如花开满砖。
他治理地方,行动接近百姓,深知政事,尽管天命未至,但他并不等待。
作为一个读书人,他研究古籍的努力,不必一定要达到朝廷高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纪念何公(可能是翰林学士)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何公的敬仰和对其人品与才学的赞赏。首句“盛际群多士”描绘了何公所处的时代人才济济,但他尤为突出;“诸儒逊一贤”进一步强调了何公的卓越才华,连众多学者都自愧不如。
“名场魁淡墨”暗示何公在科举考试中以文采出众而名列前茅,但他的风格淡泊,不追求华丽;“官簿到花砖”则形象地描述了他的仕途顺利,官位显赫,但并未因此而忘本,生活简朴。
“地近行知政”赞扬何公在地方治理上亲力亲为,政绩显著;“天高不假年”则惋惜他英年早逝,犹如天意不给他更多的时间去施展抱负。最后两句“书生稽古力,何必尽台躔”表达了对何公深厚的历史学识和治学精神的肯定,认为他的学问足以超越官位的高低,不必局限于官场的升迁。
整首诗通过赞美何公的才德和人格,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其高尚品质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其三元宵词
□□春□,□画□□处。十里红莲照歌舞。
望鳌山天际,宝篆翻空,看未了,涌出珠宫贝宇。
锦江桥那畔,罗绮重重,曲巷深坊暗香度。
玉相辉,花并艳,明月随人,归去也,零落珠玑翠羽。
先如许、风光更元宵,算却好、图将凤城夸去。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