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乐(dà lè)的意思:极度欢乐、非常快乐
清朝(qīng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间。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同和(tóng hé)的意思:和谐团结,同心协力
洗耳(xǐ ěr)的意思:指洗净耳朵,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 鉴赏
这首诗《过石钟绝句》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和谐与道德修养的追求。
首句“天地同和大乐流”,开篇即以天地间的和谐之美为背景,将自然界的音乐比喻为大乐之流,暗示了宇宙万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大自然自身所蕴含的美妙旋律。这种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和谐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次句“水山依律间镛銶”,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和谐共生的景象。镛銶,古代乐器,此处用来形容水声与山色相映成趣,如同音乐般和谐悦耳。这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第三句“清朝洗耳求清奏”,运用了“洗耳”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倾听清正之声,追求道德上的纯净与高洁。这里的“清奏”既指自然界的和谐之音,也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与追求。
最后一句“肯让苏髯夜半舟”,以苏髯(苏轼)的故事为引,意在强调即使在夜晚,也要坚守道德原则,不为外界诱惑所动。苏轼曾在夜半时分乘舟前往友人家,途中偶遇风雨,但他坚持前行,最终到达目的地。此句寓意诗人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要坚守道德底线,不妥协,不退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道德修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与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康山东归
整楫凌晨问所之,乡园迢递水东迟。
归舟但信溪红蓼,别梦还牵山翠眉。
安稳秋风三径竹,踌躇行李一囊诗。
解维犹有留题处,瓜葛萦怀不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