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日(běn rì)的意思:今天;当天
大观(dà guān)的意思:指宏伟壮观的景象或场面。
多应(duō yìng)的意思:多次应对,多方面应用。
赴节(fù jié)的意思:指前往参加节日庆典或活动。
规矩(guī ju)的意思:指行为准则、规则,也指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原则。
矫性(jiǎo xìng)的意思:指纠正或改正某种不良的习性或行为,使之变得正常或正确。
率真(shuài z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言行自然,真实不做作。
轮扁(lún biǎn)的意思:指多人轮流殴打或斥责某人。
妙舞(miào wǔ)的意思:形容舞蹈动作优美、技艺高超。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圣境(shèng jìng)的意思:指非凡的境地或至高无上的境界。
适意(shì yì)的意思:指符合自己的心意,使人感到满意、舒适的意思。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蹄筌(tí quán)的意思:比喻言语空洞无物,没有实际内容。
天年(tiān nián)的意思:指人的寿命,也可指人生的年华。
投足(tóu z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的轻重、稳定与否。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言传(yán chuán)的意思:
(1).用言语表达或传授。《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恒娘》:“因所好而投之,此非可以言传者也。” 巴人 《点滴集·争论之外》:“‘诗意’或‘诗的意境’,据说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但我以为它并不是什么神秘不可解的。”参见“ 言传身教 ”。
(2).说话。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同志,要水喝你言传。”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三场:“赤卫军们,不要言传了,叫 老马哥 给咱们讲话!”
(3).方言。捎话。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你啥时送礼,给我言传,我朝大伙凑!”应弦(yīng xián)的意思:指乐器弦上的音符被弹奏后,立即发出声音,比喻对号入座,应声而动。
游目(yóu mù)的意思:指眼睛能够自由地观察周围的景物。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造适(zào shì)的意思:改变适应环境。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 鉴赏
这首诗《杂诗》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探讨了艺术、人性、礼仪以及达到圣境的可能性。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中首先提到“妙舞恒赴节,善歌多应弦”,描绘了舞蹈与音乐的和谐之美,强调了艺术表现与节奏、旋律的紧密联系。接着,“艺精契至理,轮扁非言传”表达了技艺高超之人往往能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这种理解往往难以用言语完全传达,暗示了艺术与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情矫性始凿,礼烦本日颠”则反映了对传统礼仪的反思,指出情感的真实表达与繁琐的礼节之间可能存在矛盾,提出了简化礼仪、回归本真的观点。接下来,“所以大观人,游目无为先”强调了观察与体验的重要性,认为在欣赏艺术或理解世界时,首要的是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开放。
“岂不笑与嚬,造适意悠然”表明了在追求内心满足的过程中,无论是欢笑还是忧愁,都是自然的情感流露,体现了对个人感受的尊重。而“投足得规矩,率真外蹄筌”则进一步阐述了在遵循规则的同时,保持个性与真实的重要性,即在遵守社会规范的同时,不应失去自我表达的自由。
最后,“庶几达圣境,并可延天年”表达了对达到精神境界的向往,认为通过艺术、自我认知和道德修养,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精神状态,还能延长生命的质量与意义。
综上所述,《杂诗》通过艺术、情感、礼仪等多个层面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艺术与人性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郎
漂泊来千里,讴谣满百城。
汉家尊太守,鲁国重诸生。
俗变人难理,江传水至清。
船经危石住,路入乱山行。
老得沧州趣,春伤白首情。
尝闻马南郡,门下有康成。
酬皇甫侍御见寄时前相国姑臧公初临郡
离别江南北,汀洲叶再黄。
路遥云共水,砧迥月如霜。
岁俭依仁政,年衰忆故乡。
伫看宣室召,汉法倚张纲。
赠秦系
向风长啸戴纱巾,野鹤由来不可亲。
明日东归变名姓,五湖烟水觅何人。
公斋四咏.小桂
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
歘从山之幽,斸断云根移。
劲挺隐圭质,盘珊缇油姿。
叶彩碧髓融,花状白毫蕤。
棱层立翠节,偃蹇樛青螭。
影澹雪霁后,香汎风和时。
吾祖在月竁,孤贞能见怡。
愿老君子地,不敢辞喧卑。
七爱诗·其二李太尉
吾爱李太尉,崛起定中原。
骁雄十万兵,四面围国门。
一战取王畿,一叱散妖氛。
乘舆既反正,凶竖争亡魂。
巍巍柱天功,荡荡盖世勋。
仁于曹孟德,勇过霍将军。
丹券入帑藏,青史传子孙。
所谓大丈夫,动合惊乾坤。
所谓圣天子,难得忠贞臣。
下以契鱼水,上以合风云。
百世必一乱,千年方一人。
吾虽翰墨子,气概敢不群。
愿以太平颂,题向甘泉春。
有感三首·其一
鬓发已斑白,衣绶方朱紫。
穷贱当壮年,富荣临暮齿。
车舆红尘合,第宅青烟起。
彼来此须去,品物之常理。
第宅非吾庐,逆旅暂留止。
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
有如蚕造茧,又似花生子。
子结花暗凋,茧成蚕老死。
悲哉可奈何,举世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