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杂诗·其十五》全文
- 注释
- 南枝:指南方的树枝。
太蚤:过早。
北枝:北方的树枝。
非蚤非迟:不是过早也不是过晚。
恰好时:恰到好处的时机。
竹屋:竹制的小屋。
微月:微弱的月光。
老夫:老者,诗人自称。
树下:在树下。
吟诗:吟诵诗歌。
- 翻译
- 南边的树枝开花早,北边的稍晚一些,并非早也不是晚,正是适宜的时节。
在竹屋中,微弱的月光洒下,我在老树下正静静地吟诵诗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道洽的《咏梅雑诗》中的第十五首,描绘了春夜中老诗人在竹屋下吟诵诗歌的情景。"南枝太蚤北枝迟"一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时机的恰到好处,不急不缓,正如梅花的开放一样,给人以美好的期待。"非蚤非迟恰好时"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适时适度的美感。
"竹屋一痕微月照"则描绘了诗人夜晚居住的竹屋内,透过竹叶缝隙间射进来的一线柔和月光。这里的“痕”字用得甚妙,它不仅形容了月光穿透竹叶的状态,也隐含了一种静谧与孤寂的情怀。
最后,“老夫树下正吟诗”则是对主观感受的表达,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在自己栽培的梅花树下,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吟诵着诗歌。这里的“吟诗”不仅是声音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抒发与自我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把握和内心世界的平静,是一首充满哲理而又不失诗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