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风势急,寒叶雨声多。
戍出山头鼓,樵通竹里歌。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风势(fēng shì)的意思:指风的方向和力量,也可以引申为形势或趋势。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无酒(wú jiǔ)的意思:指没有酒,形容酒席上没有酒水,或者形容没有饮酒的习惯。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开篇“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过”两句,设定了诗歌发生的空间背景,是在一个清澈而宽阔的河流边上,诗人乘坐一叶扁舟缓缓前行。
紧接着,“晚潮风势急,寒叶雨声多”二句,则通过对晚上潮汐和秋天落叶声音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急促而又萧瑟的氛围。这里的“晚潮”,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推移,而“风势急”则增添了一份紧迫感;“寒叶雨声多”则是对秋天景象的刻画,不仅形象生动,更给人一种凉意浓浓、萧疏幽咽之感。
第三句“戍出山头鼓”,通过军中擂鼓的声音,营造了一种边塞的荒凉与紧张气氛。这里的“戍”字,意味着边关的守卫之地,而“山头鼓”则是对那边疆警报声响的描摹,它不仅是听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理上的触动。
第四句“樵通竹里歌”,转换了氛围,诗人从紧张的军营氛围中走出来,以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去欣赏自然。这里的“樵”指的是樵夫,即砍柴的人,而“竹里歌”则是对他在竹林中高声歌唱的描绘,这里的意境清新而平和。
最后两句,“不堪无酒夜,回首梦烟波”,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景致却又缺乏享乐条件时的遗憾。这里的“不堪”意味着难以忍受,而“无酒夜”则是对一个没有酒精陪伴的夜晚的描写,显示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渴望;“回首梦烟波”则是一种心境的转换,通过回头去看那些如烟似雾的过去,或许有着某些难以忘怀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
双眸炯炯秋水清,一旦忽作盲左盲。
病之始作由外患,癣疥偶发微且轻。
当时良医用药猛,瞑眩奏效如空青。
譬之杀贼务杀尽,方免流毒殃民生。
忽有庸医在旁笑,执中用药须和平。
一时过听得小愈,渐觉障翳遮星星。
虽未□□作双瞽,视近则见远则瞑。
噬脐之悔嗟已晚,所恨俗见殊冥冥。
囊钱告竭庸手退,良医蹙额悲纷更。
此时急须补元气,欲投恶石先参苓。
憬然再拜谨受教,敢乞大宝还光明。
清光大来云雾去,刮膜似点飞龙睛。
乃知小道有至理,无怪和缓享盛名。
为官视民瘼,了不关其心。
岂无爱民意,恋栈意更深。
一言傥见斥,褫带归山林。
欲保五斗米,与世姑浮沉。
所学究安在,清夜愧影衾。
缅怀南渡后,此地横潦侵。
徵敛迫未已,哀鸿有馀音。
知军人虽微,建议可断金。
心伤弹丸邑,田舍漂雨淫。
流民竟谁绘,食子痛不禁。
臣心为民碎,哀泪时沾襟。
催科实不忍,臣罪当抽簪。
仁人一言溥,如旱苏甘霖。
岂不恋一官,所忧在苍黔。
今诵萧寺咏,如闻宓子琴。
后有司牧者,愿为座右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