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纱·其七》
《浣溪纱·其七》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断尽湘流九曲肠。漫同月子凄凉

输他照影又成双

一绿迷离柳岸,千红飘泊藕丝乡。

和烟和雨潇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双(chéng shuāng)的意思:成双指一对,形容两个东西或人物相互配对、相互呼应。

和雨(hé yǔ)的意思:指和睦相处,和谐相伴的境地。

九曲(jiǔ qǔ)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柳岸(liǔ àn)的意思:指柳树生长在河岸边,形容景色优美、宜人。

迷离(mí lí)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模糊不明。

藕丝(ǒu sī)的意思:比喻关系密切,难以分割的亲密关系。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湘流(xiāng liú)的意思:指水流不断流动,形容事物不停地变化。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月子(yuè zǐ)的意思:月子是指婴儿出生后的一个月。这个词语也常用来形容女性在产后休养的时间。

九曲肠(jiǔ qǔ cháng)的意思:形容心思曲折、难以琢磨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的《浣溪纱》第七首。诗人以湘江为背景,通过“断尽湘流九曲肠”描绘出湘江水曲折流淌,仿佛在诗人内心勾起了深深的愁绪,如同断肠般痛苦。"漫同月子话凄凉"表达了诗人与月儿共诉心事的孤寂,月儿虽明亮,却无法排解内心的凄凉。

接下来的“输他照影又成双”一句,诗人将月影与杨柳岸边的柳树相提并论,感叹自己形单影只,而月影与柳树却能相互映衬,形成一幅成双的画面,更显孤独。"一绿迷离杨柳岸"描绘了杨柳依依的春色,然而这美景并不能抚慰诗人的心灵,反而增添了无尽的迷茫与哀愁。

“千红飘泊藕丝乡”则借荷花凋零,暗示人生的漂泊不定,藕丝乡象征着诗人对故乡或理想的追忆,但现实中却是红花飘零,难以归根。最后,“和烟和雨画潇湘”以烟雨中的潇湘景色收尾,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落寞,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哀婉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湘江、月影、杨柳、荷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无奈对比。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东归出城留别知己

韦蒙屈指许非才,三载长安共酒杯。

欲别未攀杨柳赠,相留拟待牡丹开。

寒随御水波光散,暖逐衡阳雁影来。

他日因书问衰飒,东溪须访子陵台。

(0)

长安即事三首·其二

无酒穷愁结自舒,饮河求满不求馀。

身登霄汉平时第,家得干戈定后书。

富贵敢期苏季子,清贫方见马相如。

明时用即匡君去,不用何妨却钓鱼。

(0)

闻司空侍郎讣音

园绮生虽逢汉室,巢由死不谒尧阶。

夫君殁去何人葬,合取夷齐隐处埋。

(0)

赠维扬故人

东京少长认维桑,书剑谁教入帝乡。

一事无成空放逐,故人相见重凄凉。

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

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

(0)

美女篇

夷光与修明,艳色天下殊。

一朝入吴宫,权与人主俱。

不妒比螽斯,妙选聘名姝。

红楼富家女,芳年春华敷。

头上何所有,木难间珊瑚。

身上何所有,金缕绣罗襦。

佩间何所有,环珥皆瑶瑜。

足下何所有,龙缟覆氍毹。

歌舞君不顾,低头独长吁。

遂疑入宫嫉,母乃此言诬。

何若汉皋女,丽服佩两珠。

独赠郑交甫,奇缘千载无。

(0)

和印先辈及第后献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

成名郊外掩柴扉,树影蝉声共息机。

积雨暗封青藓径,好风轻透白莎衣。

嘉鱼始赋人争诵,荆玉频收国自肥。

独坐公厅正烦暑,喜吟新咏见玄微。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