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逼村非远,城纡路亦长。
林日晴多荫,溪风午荐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山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居图景。
“市逼村非远,城纡路亦长。”开篇两句,对比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虽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绝了尘世的喧嚣,引出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藤萝青壁树,云鸟翠微堂。”这两句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幽静与生机。藤蔓缠绕的青壁,树木葱郁,云雾缭绕间,鸟儿飞翔,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的仙境之中。
“林日晴多荫,溪风午荐凉。”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的自然风光。晴朗的日子里,树林里多的是阴凉,午后的溪边,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凉,营造了一种舒适宜人的氛围。
“北窗时偃卧,人代接羲皇。”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古代圣贤的向往。北窗之下,诗人时常偃卧,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仿佛与古代的圣贤相接,追求着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山居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粉落椒飞知几春,风吹雨洒旋成尘。
莫言一片危基在,犹过无穷来往人。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軿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
林间鸟鸣唤,户外花相待。
花鸟惜芳菲,鸟鸣花乱飞。
人今伴花鸟,日暮不能归。
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
佳期杨柳陌,携手莫相违。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本家关西族,别业嵩阳田。
云卧能独往,山栖幸周旋。
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
藜杖闲倚壁,松花常醉眠。
顷辞青溪隐,来访赤县仙。
南亩自甘贱,中朝唯爱贤。
仍空世谛法,远结天台缘。
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
主人琼枝秀,宠别瑶华篇。
落日扫尘榻,春风吹客船。
此行颇自适,物外谁能牵。
弄棹白蘋里,挂帆飞鸟边。
落潮见孤屿,彻底观澄涟。
雁过湖上月,猿声峰际天。
群峰趋海峤,千里黛相连。
遥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圆。
昔闻智公隐,此地常安禅。
千载已如梦,一灯今尚传。
云龛闭遗影,石窟无人烟。
古寺暗乔木,春崖鸣细泉。
流尘既寂寞,缅想增婵娟。
山鸟怨庭树,门人思步莲。
夷犹怀永路,怅望临清川。
渔人来梦里,沙鸥飞眼前。
独游岂易惬,群动多相缠。
羡尔五湖夜,往来闲扣舷。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唐·刘长卿】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本家关西族,别业嵩阳田。云卧能独往,山栖幸周旋。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藜杖闲倚壁,松花常醉眠。顷辞青溪隐,来访赤县仙。南亩自甘贱,中朝唯爱贤。仍空世谛法,远结天台缘。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主人琼枝秀,宠别瑶华篇。落日扫尘榻,春风吹客船。此行颇自适,物外谁能牵。弄棹白蘋里,挂帆飞鸟边。落潮见孤屿,彻底观澄涟。雁过湖上月,猿声峰际天。群峰趋海峤,千里黛相连。遥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圆。昔闻智公隐,此地常安禅。千载已如梦,一灯今尚传。云龛闭遗影,石窟无人烟。古寺暗乔木,春崖鸣细泉。流尘既寂寞,缅想增婵娟。山鸟怨庭树,门人思步莲。夷犹怀永路,怅望临清川。渔人来梦里,沙鸥飞眼前。独游岂易惬,群动多相缠。羡尔五湖夜,往来闲扣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267c674ad193e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