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答 方 晦 之 宋 /强 至 昔 时 英 杰 未 伸 时 ,胯 下 淮 阴 尚 俛 眉 。之 子 古 心 能 自 信 ,众 人 谤 口 不 须 疑 。讨 论 直 取 遗 经 本 ,芟 剔 宁 容 异 说 枝 。圣 世 尊 儒 君 富 学 ,等 闲 危 涕 莫 交 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谤口(bàng kǒu)的意思:指诽谤、中伤他人。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古心(gǔ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古代人的心迹、品质和情操。
胯下(kuà xià)的意思:指掌握、控制、驾驭等意义,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他人或事物的完全掌控。
圣世(shèng shì)的意思:圣世指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世界,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
时英(shí yīng)的意思:指人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才华和能力。
世尊(shì zūn)的意思:世尊是佛教用来尊称释迦牟尼佛的称呼,意为世界尊贵的存在。
讨论(tǎo lùn)的意思:指多人就某一问题或话题进行交流、辩论和探讨。
危涕(wēi tì)的意思:形容处境危险,十分危险或紧急。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遗经(yí jīng)的意思:指遗失经书,比喻珍贵的书籍或文化遗产因失传而令人惋惜。
异说(yì shuō)的意思:
◎ 异说 yìshuō
(1) [different stand and statement]∶不同的主张或学说
(2) [strange words]∶邪说;怪诞的言论英杰(yīng jié)的意思:英勇的人,杰出的人才。
直取(zhí qǔ)的意思:直接取得或获取,毫不犹豫地迅速行动。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众人(zhòng rén)的意思: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自信(zì xìn)的意思:对自己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和自我肯定。
- 翻译
- 昔日英雄还未展露才华,淮阴侯韩信曾低头忍辱。
这个人有古人的坚定信念,面对众人的诽谤无需怀疑。
他直接研究经典原著,不容许异端枝节存在。
在圣明的时代,你身为博学的君子,面对危难不必轻易流泪。
- 注释
- 昔时:过去。
英杰:杰出人物。
胯下:指韩信忍受侮辱的典故。
淮阴:指韩信,他曾被封为淮阴侯。
俛眉:低头,表示屈辱。
之子:这个人。
古心:古人般的坚定内心。
自信: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
众人:许多人。
谤口:诽谤和指责。
讨论:研究。
遗经本:古代的经典著作。
芟剔:修剪,比喻批判和去除。
异说枝:不同的观点或学说。
圣世:圣明的时代。
尊儒:尊重儒家学说。
君:您。
富学:学问渊博。
危涕:危险或困难中的泪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次韵答方晦之》,通过对历史人物韩信的典故引申,表达了对友人方晦之坚定信念和学术追求的赞赏。首句“昔时英杰未伸时”暗示了韩信早年未得重用的境遇,而“胯下淮阴尚俛眉”则描绘了他忍辱负重的形象。接着,“之子古心能自信”赞扬了方晦之坚守自我,不受他人非议的气概。“众人谤口不须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信的态度。
后两句“讨论直取遗经本,芟剔宁容异说枝”称赞方晦之在学术上敢于直接探究经典,不容许异端枝节的存在,显示出其严谨的治学精神。最后,“圣世尊儒君富学,等闲危涕莫交洟”祝愿在圣明的时代,方晦之凭借丰富的学识,无需因外界压力轻易落泪,表达了对朋友的鼓励和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史为鉴,寓言规劝,既赞扬了友人的品格与学识,也寄寓了对友人在困难中的激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